黄隽瑾:内蒙古和林格尔武家泥塑田野调查报告
2012/11/27 14:33:57

内蒙古和林格尔武家泥塑田野调查报告
黄隽瑾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摘 要:武家泥塑从清乾隆初年发展至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却因种种原因近乎失传。直到近几年,经过武家泥塑的第七代传人武文胜师傅的不断努力,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到了这一民间艺术。由于政府的重视,武家泥塑于2009年入选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
关键词:内蒙古;武家泥塑;民间艺术;工艺流程 
武家泥塑出自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舍必崖乡西厂圪洞村,这是一个拥有300多户人口的小村庄。村里包括武家在内的几大家族,其中武家最为出名。武家的祖先于清乾隆初年走西口来到此地从事农耕以及手艺活。由于当时物质条件匮乏,在农闲时节武家人的手艺活带来了不菲的收入,因此被世代传承下来。武家泥塑的产生基于当时半农半牧的社会基础上,它是一种民间艺术,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人文特色。无论从内容、题材形式上都根基于浓厚的乡村文化和民俗风情。为了对此民间艺术的发展、传承、变迁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笔者对武家泥塑进行了实地考察,搜集了很多关于民间艺术与民间艺人宝贵的资料。
一、武家泥塑的历史渊源>
  (一)走西口传来的民间艺术
  走西口是清朝以及民国年间陕西、山西等地的大批民众经长城西段张家口、独石口、杀虎口等关口出关,徙居长城以北的内蒙古地区,从事农耕与商业经营等活动的移民运动[1](92)>。武家也正是“走西口”由山西忻州来到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厂圪洞村,就在此定居生活,从此枝繁叶茂,成为当地一个大家族。西厂圪洞村位于杀虎口至包头的交通要道上,是当时商贾云集的交通重镇,盛极一时的大盛魁在当地都有分号。
  武家世代都是手艺人,武家的先人带着四个儿子来到此地,四个儿子分别从事风水先生、纸匠、画工、泥塑四门手艺活。并在当时形成一条龙服务,如若村中有去世的人,武家的风水先生先为其选好殡葬的地址,然后由武家的纸匠为其准备办丧事用的纸活。村中画炕围画需要画匠、建召庙做神像需要泥塑雕刻菩萨等。所以武家人由山西带来的手艺得以使他们在此地生存和发展,并且一代代的传承下来。由于人们生活娱乐的需求,在武家的这几门手艺活中,泥塑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为了更迎合当时的生活和娱乐方面的需求,武家人除 图1了雕刻召庙中的神像外还发明了一些小孩子玩的动物造型,比如小老虎、小鸡和拨浪鼓等,以及老人用以观赏的戏曲人物,有“桃园三结义”图2 (见图1)、“八洞神仙”、白蛇传(见图2)等诸如此类的泥塑产品。由于当时的物质条件的局限性,并没有很多的娱乐产品,这些泥制品受到广泛的欢迎,其销量和制造量越来越大,武家的泥塑产品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上个世纪30—50年代,武家泥塑达到了鼎盛时期,这时候的产品也最为丰富,已有300多个造型各异的模具。在市场需求量大的时候,武家人便采取流水式作业的制作方式,整个家族的不同家庭有各自不同的分工:有的负责捣泥,有的负责塑坯、有的负责阴干、有的专门勾眉上彩,整个家族就形成一个分工细致的泥塑手工作坊以完成大批量的泥塑生产。此时的武家泥塑已经达到繁盛时期,整个土默川以至于到大后山都声名大噪。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到来,武家泥塑从繁盛走向了衰败。由于武家的泥塑中以给娘娘庙提供的神像居多,所以被认为是封建迷信的产物。于是武家300多件模具被“破四旧”给砸毁了。当时,武家的先人们偷偷在炉灶底下藏了一些模具,可是等到改革开放,人们再取出这些磨具时,有的已经被严重损坏,只剩下20多个模具传承了下来,保留到现在,成为具有300多年历史的武家泥塑保存下来的珍贵文物。“文化大革命”之后,武家泥塑就逐渐淡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