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春军:再论 “生活就是民俗”
2013/2/21 15:43:06

再论 “生活就是民俗”
顾春军
摘 要:民间生活是民俗的源泉活水,而民俗的陋雅之辨,随时代变迁而不同,最终决定民俗发生嬗变的是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一代有一代之民俗,民俗随时代而变迁,官方应顺应民众心理需求,引导大众,移风易俗,塑造有利于社会和谐的新民俗。
关键词:民俗 生活 雅陋之辨 民众 政府 移风易俗
一、 民间生活是民俗的源头活水
《说文解字》对“民”的注释是,“众萌也,从古文之象”;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认为“作一左目形,而有刃物以刺之”,“周人初以敌囚为民时,乃盲其左目以为奴征”,梁启超在《太古及三代载记》云“百姓贵族也,民则异族或贱者也”。《说文解字》对“俗”的注释是,“俗,习也”;段玉裁注解曰:《周礼•大宰》云“六曰礼俗,以御其民”,注云:“礼俗婚姻丧纪,旧所行也,大司徒以俗教安,注谓常所行与所恶也”。《汉书•地理志》曰:“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民俗以民众生活为基础,民众生活也就必然成为民俗的源头活水。
钟敬文主编的《民俗学概论》认为:“民俗文化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只要经济基础不变,即使是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民俗文化仍然具有稳定性。”“比起民族文化中的上层文化来,民俗文化同样具有相对稳定性特征,特别是在社会不甚发达的时代。但是,这种文化在扩布演进过程中,也会出现变形(乃至变质)及消亡的情况”。民俗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当社会生活发生变动,民俗也就会发生嬗变,所以在民俗研究中,要关注民俗的继承性,而更要关注民俗的变异性。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提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汉赋中能看到楚辞的影子,宋词中也有唐诗的余韵;元曲和宋词藕断丝连,明清小说也有诗词的意境。但应该看到,文学体裁随时代的转换而逐渐嬗变。在民俗的自然发展与演变中也有此类现象,那就是“一代有一代之民俗”:旧的民俗渐行渐远,新的民俗不断出现:因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方式,而建立在这种生活方式及基础之上的民俗,也必然会发生代际嬗变。
鲁迅讲过:“因为中国古时天神,地祇,人,鬼,往往殽杂,则原始的信仰存于传说者,日出不穷,于是旧者僵死,后人无从而知。如神荼,郁垒,为古之大神,传说上是手执一种苇索,以缚虎,且御凶魅的,所以古代将他们当作门神。但到后来又将门神改为秦琼,尉迟敬德,并引说种种事实,以为佐证,于是后人单知道秦琼和尉迟敬德为门神,而不复知神荼,郁垒,更不消说造作他们的故事了”。旧民俗不断蜕变,直至死亡,新民俗层累地形成,这就是民俗源于民间生活的极好证明。
不同时代孕育了不同的社会风气,不同的社会风气必然孕育不同的社会心理,这就必然导致不同的习俗。民国去今不到百年,但民国士风已与今天大为不同。学者王书奴在1933年出版的《中国娼妓史》中坦诚:“我在少年时代,曾经一度浪漫生活。十年旧梦,依约扬州。此中黑幕,十得八九”,以今天道德观而论,作者流连于烟花巷未必“骇俗”,但敢于直言自己所为,就迥异于今日之士风,一代有一代之社会心理,一代必然有一代之风俗。
民俗源于生活,民俗就是生活。研究民俗,无论对象是遗留在古籍中的民俗,还是对象为存在于生活中的民俗,研究者都要关照民俗存在的时代背景,关照那个时代的物质精神生活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