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震林、罗馨儿:2012年国产电影表演美学述评
2013/7/21 21:03:11

2012年国产电影表演美学述评
厉震林 罗馨儿
《福建艺术》2013年第5期

从总体而论,2012年国产电影继续呈现着异彩纷呈的多元化局面,影片的类型和风格丰富多彩,电影产业运营日渐成熟,影片的生产数量和院线的票房收入持续增加。2012年2月18日,中美两国政府签署了《中美电影新政策》,中国将在原来每年引进海外分账电影配额约20部的基础上增加14部三维立体(3D)或巨幕(IMAX)电影,国外电影公司的分账比例也将获得大幅提升,从目前的13.5%一下子涨到了25%,并增加中国民营企业发布进口片的机会。此外,“梦工厂”在华建立了合资企业。这些电影新政,使国产影片产生了从未有过的机遇和挑战,也激发了中国电影人积极的创作态势以及应对策略。纵观全年的电影票房排行榜,《泰坦尼克号》(3D)、《复仇者联盟》、《碟中谍4》、《蝙蝠侠3》、《少年Pi的奇幻漂流》等好莱坞“进口大片”来势汹汹,《听风者》、《大魔术师》、《寒战》、《爱》等港台合拍片也不乏关注度和话题性,《画皮2》、《搜索》、《白鹿原》、《一九四二》、《二次曝光》等国产影片也交出了票房过亿的优秀成绩单。可以说,2012年是国产电影在合拍片和进口片的合力“夹击”之下,进行盘活市场、艰难突围和探索道路的一年。尤其是在年中,管虎的《杀生》、张杨的《飞越老人院》、王小帅的《我11》、宁浩的《黄金大劫案》、杨树鹏的《匹夫》等影片密集排列,先后在各个院线“灿烂登场”,颇有“第六代”“集团作战”的意味。“第六代”终于以团体的力量,在一个集中的院线档期,撑起国产电影的旗帜,与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票房上博弈与厮杀。同时,在电影语言方面颇具艺术性的《神探亨特张》、《浮城谜事》、《人山人海》、《边境风云》等影片,也赢得了业内的关注和口碑,体现出较为丰富的美学价值,书写了2012年国产电影浓重以及饱满的一笔。
应该说,2012年国产电影表演美学方面所呈现出来的特质,乃是“意识形态腹语术”在电影领域的编码及其言说,它透示出了政治、文化以及电影产业对于电影美学的相互博弈和调控的关系。电影表演的性格和气质,它无法逃脱时代的整体性格和气质,在虚构故事的表演背后,隐藏着颇为微妙和深刻的社会潜在动机,是多种“社会话语”合力作用的结果。一方面,电影表演已然成为了外界认知国家形象的主要通道之一,电影中的演员表演成为了该国家普通民众以及人文风情的形象代言人,演员表情以及表演成人们辨别和体认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它也是来自国产影片自身的身份定义、特性建设的内在需求,是电影艺术家在美学诉求和市场形势之中寻求未来发展出路的关键部分,从而使电影表演成为了历史和文化的替身以及假面,其重塑和实现具有着文化领域的软实力以及扩展到经济领域的宏观利益之重要地位。由此,2012年的电影表演美学,它处在政策变动、经济驱动和文化转型之中,寻求和摸索着“中国表演”的文化表情、产业对接以及国家形象。在被称之为“共名时代”或者“无名时代”的新世纪,电影表演经历百年之后走到当今,已经不可避免地在美学方面呈现出多元化追求以及兼容性特征,但是,在此仍然可以将2012年概括为表演美学的“重塑之年”。在表演观念和表演形态中,在总体上呈现出质朴内向的生活化表演回归现象。这种回归,它不是物极必反的“倒退”,可以视为表演美学在通往深度模式及其历史隧道的进程之中,所采取的一种保守的冥思式的重估和尝试。

2012年的国产电影,从演员的表现而论,实力派演员依旧保持着较高的美学水准,张国立、张丰毅、陈建斌、徐帆、孙红雷、周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