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华:影视人类学及其影片性质述论
2013/9/23 12:49:44

影视人类学及其影片性质述论
原载:民族研究(京)1994年06期,第30-39页
张江华
一、学科名称和发展简况
影视人类学,英文为Visual Anthropology,意为“可视的人类学”,我国不少学者也称之为影视民族学。它是通过影视手段将人类的文化纪录下来,并对影片内容和拍摄规律加以理论研究的一门人类学分支学科。①在国外,影视人类学作为学科名称,早已被学者们普遍采用。而对于用这门学科的理论指导拍摄的影片,在称呼上则有一些差异。有的学者称这种影片为民族志影片(Ethnographical Film),因为在他们所拍或搜集的影片中,多以单个纪录各民族特别是土著民族的文化现象为重点,片中少有甚至没有作者的评论和解释。也有学者把这种影片分别称作人类学影片(Anthropological Film)或民族学影片(Ethnological Film).②后两种称呼从语源学的角度看,所指这类影片内容似要更宽泛一些,片中多有作者评论和解释,有的片子还有不同民族的比较研究。我国50-60年代所拍的这类影片称作“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片”,同样能为国内外学者所理解。因此,以何种名称称呼这类影片,可视影片的具体情况和作者的习惯而定,不必强求一律。笔者主张这类影片应该有作者的观点,即对影片内容的评论和解释,犹如一篇论文,若没有作者的观点就不成其为论文了。对影片的称呼,为求与学科名称相一致,本文除引文外,皆以人类学影片称之。从国内学术研究部门拍摄的人类学影片内容看,由于这些影片大多与文化人类学(即民族学)家的学术思想指导和影响分不开,因此影片内容与他们的研究范围大体一致,因此,狭义的影视人类学,仅指以影视为表现形式的文化人类学。我国也有一些人类学家主张全面理解人类学,认为泛称的人类学比文化人类学研究的范围要大,这是指人类学研究对象不但包括具有社会属性的人类文化,也包括具有自然属性的人类体质。③在国外的人类学影片中,不但有反映民族文化内容的,这是大量的,也有介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边缘的跨学科影片,例如有一部从文化和医学的角度去研究预防艾滋病的片子《艾滋病--一个广泛传播的词》。④因此,以影视人类学作为人类学中这一分支学科的名称,无疑有更大的适应性,不但能与国际学术研究接轨,更重要的是对我国影视人类学的发展可以拓宽更广阔的领域。
人类学影片有纪录、保存和交流民族文化的作用。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古代社会是什么样子,我们可以从文字的记载和考古发掘的实物知道一个大概,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种绘画中得到一些形象的认识,但它们都不是直接的活动形象的记录。而自从人类学影片问世以来,纪录的形式发生了飞跃,影片可以把人类在不同的环境中如何与大自然斗争,如何去适应环境和用何种方式生存的信息,通过活动的形象让人们了解得更真切。通过人类学影片的传播,以提高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和历史发展的了解,以便在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进程中,有更高的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能力和创造精神。
人类学影片有很高的科研价值,那些符合影视人类学理论拍摄的影片“是一种科学文献,是可以和社会科学家们的研究报告相提并论的科研成果。如果说书本是文字写成的专著,那么电影则是以具体的形象来表达的综合性著作”。⑤
人类学影片的拍摄和理论研究,构成了影视人类学这门学科的整体。只有从确定题材、撰写提纲、现场拍摄和编辑制作的实践中,才能总结出经验,上升为理论。拍摄和理论研究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它们的关系,犹如我们在说人类学时,既指对具体民族或居民社区的调查研究,也包括对人类学学科理论的研究一样。
在这里还须对人类学研究与影视拍摄的关系进行分析。人类学研究是本质,影视拍摄是研究的手段和工具,“影视手段可以成为表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