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红:本真性的多元化视角:普洱茶 在云南和其他地方的消费研究(下)
2013/10/7 10:03:35

本真性的多元化视角:普洱茶
在云南和其他地方的消费研究(下)
张静红1.著桂慕梅2.黄隽瑾3.译
(1.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云南昆明650091;2.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
3.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摘要:在当今中国,普洱茶是最流行的茶叶之一。本文要探究不同群体在不同地点和不同时期对普洱茶本真性的不同理解。通过展现这些多元化的视角,本文认为,普洱茶品味上的差别是不同的自我言说之间相互互动的结果;而且,任何一种自我言说都不是绝对独立自足的,而是纳入了借来的、调适的以及被“再本真化”的多个因素。
关键词:普洱茶;云南;本真性;多元化;相互作用;自我言说
三、越新越好
在昆明待了较长一段时间、特别是访问了几个像易武这样的茶叶产地后,明越来越欣赏普洱生茶。他开始同意“三醉斋”网站的主要版主严先生经常提到的一种说法:“易武的普洱生茶让你感觉就像泉水一样。”
一天下午,明应邀到滨的私人茶室,品尝不同年份的易武普洱茶。滨收齐了2002到2007年的每一款易武普洱茶。我也带着一饼“正宗”的普洱茶前往参加。2002年11月我第一次到易武时,在当地制茶者的指导和帮助下,亲手制作了这饼普洱茶。我非常珍惜它,在储存了三年时,与家人品尝过两次。当时味道不那么令人满意,现在它五岁了,我想味道应该会更好些。滨认为我的茶比他2002年的茶更正宗,应该先品尝。
我小心地打开包装纸。这饼茶看起来呈椭圆形,中心和边缘几乎一样厚,造型其实并不佳。如今在易武,制作得好的茶饼应该是浑圆的,中心比边缘略厚,两者之间应该有一个被称作“龙脊”的缓坡。当时这饼茶的毛料只值10元钱。但我们都知道,一饼这种年代的易武普洱茶,现在在香港售价达3000多元。
滨用适宜温度的水和好的茶具认真泡茶。他是一位优秀的茶艺师。很多时候,不怎么好的茶,经他一泡,味道就会变好。然而这一次,第一泡后,没人称赞。滨更仔细地泡第二泡,但我们仍感觉到,要赞美这饼茶很难。第三泡时,我不得不承认,味道仍然相当涩。滨和明也这样认为。但是滨说,它有一股像干梅子一样淡淡的芳香,这是他不久前在广东听当地人经常用来形容茶味的一个词。
我们喝到第五泡就停止了。为了比较,滨开始泡他自己收藏的、与此同龄的易武茶。滨的茶有更浓的梅香味,这可能归因于滨储存得更好:我只是就着茶饼原来的薄薄的包装纸,把它放在我书房的一个角落;滨则在原包装的基础上又加了厚厚的牛皮纸,牛皮纸利于保留住茶的香气并避免光照。不过,我们都觉得滨的茶也有同样的涩味。
之后,滨冲泡了产于2003年的易武茶。滨买这个茶时,它还是未被紧压的散茶。从理论上讲,在储存过程中,散茶应该比紧压茶变化更快,因为散茶与空气有更充分的接触。我们都一致认为,这个茶更甜一点。但是这是因为有了前面的茶作对比,否则按照明的标准,它还是被认为是涩的、根本不滑。像我一样,滨也非常珍惜这些茶,只会和好友一起分享它们。滨的家在昆明,他一般把茶存放在他自己家或父母家。然而,现在令人不悦的茶味状况使他开始犹豫,究竟该在哪儿存茶。过去三个月他待在广东,被那里的朋友劝说,应该把普洱茶存放在广东,因为那里气候更潮湿。但是滨明白,这种观点不该被广泛传播,否则他肯定会被像红土那样的云南朋友批评。
接下来滨泡了2004年的易武普洱茶。这个茶更滑一点了,但离我们的期望值还有一定距离。
最后,滨泡了一泡当年春季产于易武、还很生的普洱茶。这个茶储存在滨的家中还不到一年,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是对我来说,这是今天喝到的第一个非常正宗的易武普洱茶。才喝进第一口,我就觉得仿佛一股细细的泉水流动在嘴巴里,它的甜味盖过了苦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