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保护单位。
上院正殿为悬山顶三间(图5),山墙砌于左右檐边,外观似硬山。出前廊。顶灰脊灰瓦,吻兽、垂兽全,戗兽作鸟状,正脊为花脊,脊刹饰为相背之吻兽,中置万岁牌,题“天下太平”。左右各置小兽1、小螭尾1为饰。举折较高。前檐柱础为覆莲加鼓镜,圆木柱,略有柱升起,柱侧脚不明显。上置大额、平板枋,再上以座斗承梁头,补间亦各置1斗,饰以雕花翼栱。前金柱柱础鼓劲础三,东侧平柱础则为覆莲础,且此柱由下约高1尺之石柱与上面圆木柱对接而成。前金柱上端大额、平板枋上之斗栱则比较宏大,柱头科、角科外,平身科每间各1攒,角科、柱头科为单下昂三踩,耍头由梁头伸出刻作三幅云;平身科单翘三踩,每攒三缝,两次间耍头蚂蚱头,明间刻作龙头。整体上斗栱间距不同。梁架为五架梁对前单步梁,平梁上以脊瓜柱辅以角背、叉手承脊桁。正殿应为明代遗构。
烈女祠始创年代未详,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新建烈女山抱泉楼塑像绘壁记》碑言:“自后周始,历宋、元、明,迄于今,贞烈炳着,祈嗣禳灾,香火辐辏,越千载如一日也。”④将庙宇的创建时代追述在后周,实际上是一种猜测,其依据的是传说。但正殿留有较大的覆莲础,东垛殿前石幢上置以覆莲础,也很古朴。覆莲础是宋金建筑的重要特征,故不能排除宋金时期烈女祠即已存在的可能。
元代有了确切的记载。在钟楼底层内壁存元至正四年(1344)诗碣一方,诗云:“乱山深处有灵湫,三载传闻志未酬。今日敬焚香一柱,松风十里水神头。”“至正甲申九月既望敬谒”,碑末题“灵祠俚诗一首,同行幕客李良佐,教浩克敬,权州张准一,州事程明德谨书。”⑤时人言其为“传闻”中“灵湫”,已有了名气。
明代关于烈女祠的记载比较多,据此知道较大的修缮和改扩建有四次。第一次是在嘉靖四年(1525),“庙宇久倾坏,有住持庵主宋妙贵、善诱、开昌,纠同庙主郭经、乡老宋公良、李公文升等修理完备。”⑥第二次是嘉靖四十五年到隆庆六年(1572)。游栖于庙的僧圆树“遂乞施于坊乡间,随其所得,以次修举,路则石,庙则增以台,正殿三间,上而覆蔽,下而藩卫,罔不焕然一新。”⑦其中“庙则增以台”,未审是什么“台”。正殿重修了殿顶,并加固了墙壁。第三次是万历二十二年,有僧明徽“乞施于坊所得,重修南殿三间,上而覆,下而。”⑧第四次在天启六年(1626),因四川左布政文焕之妻杨氏染病月余不痊,梦圣母至而曰:“余乃水神也,不耐风雨摧残,尔其为我筑舍,我当起尔病。”于是捐资“修正殿三楹,东西曹司二楹,暨马房、僧舍、周门墙垣,一一增饰。”共花费五十余金⑨。以上提到的建筑有正殿、南殿、东西配殿、马房、僧舍,还建了“台”,其中东西配殿二楹,不同于现存三间的规模。可知明代庙宇主要是现存上院主体部分。
清代多次修建。顺治七年(1650),“拓开基址,周垒石壁,妆点神像,马殿、禅房等工一修葺。”⑩康熙十三年(1686),将当时的山门,即现存过殿扩建为三间;又将门前石磴拓宽为一丈。即现存牌楼到过殿的踏道。这次还“卜山前隙地,更为新建乐台。”11康熙二十三年,拓展修筑了通往圣母庙的车道。使“周道如砥。12康熙二十八年是庙史上的重要年份,新建了下院。当时人们“步西寻踏乱石坡荆棘,得石洞二,瑰异非常,载芟载辟,表而出之”,于是“筑阶砌壁,栋应楼其上,扁曰‘抱泉楼’”。又建“阁于楼中央,肖圣母像,绘图两壁。”13这里的“阁”当指神龛。康熙五十六年,对上院正殿、马王庙(即现存过殿)并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