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锡诚:心无旁骛的民间文学守望者
2014/7/25 16:19:26

 
 
 
中国文化报2014-07-25
本报记者李静
“我的一生就像是一个永远在劳作中的农民,靠毅力、靠勤奋支持着我的理想,靠汗水浇灌着我的土地。”
刘锡诚,男,1935年2月21日出生,山东昌乐人。文学评论家、民间文艺学家、文化学者。1957年9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民间文化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民间文化论坛》杂志特邀主编。
今年是民间文学研究专家刘锡诚的八十寿辰,来自各方的祝福从年初开始延续至今。3月8日,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还联合为其召开“刘锡诚从事民间文艺研究60年研讨会”。这一切都证明了各界对其学术水平和人品人缘的充分肯定。
刘锡诚从事学术研究60年来,致力于民间文艺、民俗学等领域的研究。“学术上,先生锐意开拓,治学严谨,视野宽广;生活中,先生为人宽厚,奖掖后学,堪为学界翘楚。”这是业内人士在“刘锡诚从事民间文艺研究60年研讨会”上对其的评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间文学室原主任祁连休说,刘锡诚的学术经历,贯穿了我国当代民间文学的发展史,其学术道路可以说是我国当代民间文学发展的一个缩影。
民间文化已融入血液
刘锡诚出生于山东昌乐一个普通农家,“父母一生靠在黄土地里刨食吃过日子,我也学会了一年四季的全套农活”。刘锡诚的父亲读过几年私塾,柳体的毛笔字写得苍劲有力。“父亲对我总是抱有望子成龙的心情,常给我讲一些他所知道的历史故事,比如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的故事,我一直记忆很深。”
1953年夏,刘锡诚穿着母亲亲手缝制的土布对襟褂子,到北京大学俄文系报到。“据说之前我们那个几十万人口的县城还没有一个人上过这所大学。”刘锡诚说。
在北京大学读书的4年时光,刘锡诚不但读了不少俄文小说,更重要的是结识了对他一生有重要影响的学者——时任俄文系主任、俄国文学和苏联文学研究家曹靖华,“先生授课时慢条斯理、抑扬顿挫的河南口音,至今还在我耳际萦绕。”
刘锡诚毕业论文的导师就是曹靖华。他决定以民间文学作为毕业论文,得到了曹先生的赞同,并给他开列了中文、俄文的多种参考文献。毕业前夕,曹靖华又把刘锡诚叫到办公室谈话,表示要介绍刘锡诚到中国文联工作。刘锡诚受宠若惊,当即表示同意,从此踏上了文艺之路。
大学毕业后,刘锡诚曾先后任职于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1987年更名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人民文学》编辑部和文艺报社,也担任过新华社的记者和编辑,“但我毕竟是农民的儿子,农村的生活和农民的口传文学与民间文化的耳濡目染,已融入血液,深入骨髓,时时撞击着我的心胸,使我无法忘情。后来在面临很多选择时,我毅然放弃了俄罗斯文学和新闻工作,中断了已小有成绩的文学批评,最终选择了备受冷落的民间文学研究。”
做田野调查很幸福
从事民间文学研究,既要伏案做很多资料搜集和考证工作,又要深入穷乡僻壤做田野调查。刘锡诚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到各地进行田野调查,足迹更遍及西藏、新疆、甘肃、青海、内蒙古、云南、贵州等老少边省区。
1965年9月末,刘锡诚奔赴西藏错那县勒布区一个门巴族聚居地采风。对于那次田野调查,刘锡诚至今记忆犹新。“进山之前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其实很简单,无非是三件事:找一位当地的向导;向老乡借一匹性情温顺点儿的马;到县上仅有的一家供销社买一斤高级糖,一旦没有饭吃,可以用来充饥。”刘锡诚说得很轻松,其实背后的行程十分艰辛。西藏山区的天气瞬息万变,刚刚还是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