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敏: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爬山调传承人及其演述活动的田野调查
2015/7/12 21:29:57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爬山调传承人
及其演述活动的田野调查
刘晓敏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摘要:爬山调是在内蒙古西部河套地区广泛传唱的民间歌曲形式。乌拉特前旗是爬山调传唱较为集中的地方。笔者以乌拉特前旗爬山调传承人及其演述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采取口述访谈、参与观察等方法,对当地爬山调的发展现状、传承人的功能与意义等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爬山调;传承人;演述;调查
爬山调,俗称山曲儿、小曲儿,是在内蒙古西部河套地区广泛传唱的民间歌曲形式。“三山两川一面海,千里平原两道滩”,这是当地百姓形容河套地区的的一句谚语。正是基于河套平原与山地丘陵的独特地理位置,以及蒙汉人民杂居的民族文化滋养下,爬山调得以诞生,并逐渐成为河套人民在劳动、休息、娱乐、宴会各类场合中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是河套人民智慧的结晶。
乌拉特前旗是爬山调传唱较为集中的地方。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河套平原东端,隶属巴彦淖尔市,东临包头,西接五原,南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达拉特旗隔河相望,北与乌拉特中旗接壤。乌拉特前旗现辖11个苏木镇,总人口约34万人,是一个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多民族聚居旗,旗政府所在地乌拉山镇(原西山咀镇),是全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06年,乌拉特前旗文化馆对爬山调进行了收集整理,2007年爬山调入选为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乌拉特前旗前后对爬山调进行了诸多挖掘、整理与抢救的工作,对弘扬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笔者以乌拉特前旗爬山调传承人及其演述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采取口述访谈、参与观察等方法,对当地爬山调的发展现状、传承人的功能与意义等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一、乌拉特前旗爬山调传承人概况
传承人作为一种“活态”的传承方式,对艺术的传承与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在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代表某项遗产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掌握杰出的技术、技艺、技能,为社区、群体、族群所公认的有影响力的人物。”[1]他们既是该文化的继承者同时也是传承者。为了进一步弘扬与发展当地的爬山调艺术,乌拉特前旗有关部门自2010年起陆续进行了传承人的申报工作。
乌拉特前旗爬山调传承人现有15人。自治区级传承人2名,市旗级传承人13名。他们大都居住在乌拉山镇,仅有一名居住在乌拉山镇塔布村。男女比例相当,其中男性7人,女性8人。在这些传承人中,年龄均在40岁以上,50-70岁之间的中老年传承人占绝大多数(其中40-50岁共3人,50-60岁共6人,60-70岁共6人)。爬山调传承人多为汉族,蒙古族仅1人,体现出爬山调作为内蒙古西部地区汉族艺术形态的显著特征。在这些传承人中,绝大多数是歌手,但也不乏以演奏乐器之名申报传承人的,如高锦泉、段玉占二人便以擅长器乐演奏为主。传承人多数未有过正式工作,长期以组剧团唱山曲为生(少数传承人曾有过工作,但已退休),业余生活以社区活动为主。
在笔者采访的十余位传承人中了解到,他们的学艺多数以自学为主,没有正式的拜师学艺,也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的音乐训练。有的是从小父母会唱,在家中耳濡目染;有的是自己非常喜欢,每天跟着剧团看演出;还有的就是跟着民间艺人,通过看民间艺人的演出和演唱来学习,如菅俊林曾说她“16岁初中毕业,就再没往下继续念书,当时村里正好来了一个晋剧团,看了几场演出后赶上剧团招收学员就报名了,刚开始学的是晋剧,在晋剧团待了几年后,又回来了;回来后,就经常跟着街上的老艺人打坐腔,学唱爬山调,他们到哪儿演出就跟到哪儿,后来慢慢地会唱的歌就越来越多”。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