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山东泰安杜家庄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
2015/7/12 21:30:51

山东泰安杜家庄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
刘芳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摘要:年画顾名思义,是过年时节张贴的一种绘画样式。木版年画最初起源于民间,历史悠久,不仅是中华民族祈福迎新的“年文化”代表,而且也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工艺品,一种寄托广大老百姓对美好未来憧憬的艺术表现形式。本文通过对杜家庄木版年画的起源展开研究,尝试分析杜家庄木版年画的形式特征:分别从其起源、题材内容、艺术特色和工艺制作几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表现其浓厚的地域特色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杜家庄;木版年画;题材内容;艺术特色
杜家庄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以其独具民间特色的木版年画而闻名。杜家庄木版年画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艺术价值,并于2008年被认定为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杜家庄木版年画的第五代传承人(王金生)将祖辈流传下来的技艺发展创新,至今,已为泰安及周边几个省市创作了大批的年画作品。杜家庄木版年画以其刀法刚劲有力、题材喜庆纳福、构图饱满对称、造型夸张变形、颜色对比强烈、风格淳朴迥异而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目前主要销往附近的几个市级乡镇(如新泰、莱芜、沂源、济南、肥城等地区,也有河北、河南、安徽等地的客商前来提货)。
一、杜家庄木版年画的发展
木版年画的起源历史悠久,神秘色彩浓厚,据知最早起源于两汉时期的“门神”,《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日,绘二神贴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于门神。”[1](1)至今,在各大民间木版画中神荼、郁垒门神像依然被民间艺人反复刻画。而杜家庄木版年画距今也有200多年的历史,据王氏家谱记载,始于19世纪明末清初,因社会战乱等原因,中间经历几度兴衰,直到1800年前后,上五代祖宗王清富(1838~1905),在泰山洼子街一带开始干画匠,画家堂,财神,搞套版的木版年画,后回杜家庄继续从事年画创作。上四代老爷王连发(1851~1916),继承了祖业,上三代老爷王松岩(1886~1956),开创了年画辉煌的历史。上一代传人王传远(1921~1990)继承祖业,其人才华横溢,绘画功底深厚,从小搞木版年画,创作了许多年画作品。新中国成立前,王氏木版年画达到了兴盛期,每年家里都招十几个雇工,各种版画年销售近20万张。一到农历腊月,外地客商便云集徂徕,购买年画。“文化大革命”期间,传承几代的画版绝大多数被焚毁,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直至改革开放后,才得以重新发展,但规模大不如前。近些年,国家对艺术的重视和提倡使得艺人们重树信心,2007年泰安市文化局协同市美术工作研究室创作人,深入杜家庄村,对王氏木版年画进行调查和保护,并与2008年将其选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见图1①)
图1
王氏木版年画第五代传人王金生②(1951~今)(见图2),他从十几岁时就跟着父亲学习制作木版年画,至今已有40个年头。最初,学习刻木版年画的时候,先学习刻字头子,他自幼聪慧好学,什么东西一学就会,王师傅对所有的全套祖传手艺都熟练掌握,并结合泰安人民的审美趣味,因此,他刻的木版年画工艺考究,镂刻精细,刀法精湛,颜色对比强烈,地方特色浓郁。
图2
二、杜家庄木板年画的题材内容
杜家庄木版年画题材丰富多样,内容精彩绝伦,寄托了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所表现的题材与泰安人民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密切相关,有家堂,财神保家客、全神、灶马、门神、牛马王、天地牌观等,其目的大多是为祭祀、祈福、辟邪、喜庆和发财为主。从分类上讲,主要有祈福辟邪、喜庆吉祥、源于经典神话传说、描绘山水花卉、服务现实生活等几大类:
祈福辟邪的神像画。“祈福,就是祈求富裕发财,家安事顺,功业兴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