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秧歌舞/忠字舞/广场舞——现代中国的大众舞蹈
2015/7/12 21:31:50

秧歌舞/忠字舞/广场舞
——现代中国的大众舞蹈①
周星
(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交流部,名古屋453-8777)
摘要:现代中国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相继兴起了秧歌舞、忠字舞和广场舞等多种形态的大众舞蹈。所谓“大众舞蹈”是指和专业舞蹈亦即舞蹈家们专业性演出的舞蹈形成鲜明对比、主要是由普通民众在公众场合表演或自娱自乐的舞蹈。不同形态的大众舞蹈各有其不同的时代背景及风格,本文试图对此进行初步的描述及分析,以求揭示大众舞蹈在现代中国社会中的意义。
关键词:秧歌舞;忠字舞;广场舞;大众舞蹈;艺术人类学
引言
本文关注现代中国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大众舞蹈及其相关问题。作者选取秧歌舞、忠字舞、广场舞等具有不同时代背景及风格的民众舞蹈形式,试图对它们各自的场景性、经由舞蹈语汇所表象的身体、以及它们作为大众舞蹈的意义等进行一些初步的分析。
舞蹈是以人的身体为媒介、通过身体的动作和姿态等,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人体艺术。中国文化中的舞蹈,具有歌舞不分、乐舞不分,亦即载歌载舞的特点,并形成了非常悠久的艺术传统。中国传统舞蹈,大体上可以区分为宫廷舞蹈、坊间舞蹈(例如,风月场所的舞蹈和为上层聚会提供服务的专业性应召舞蹈)和民俗舞蹈、少数民族舞蹈等几种基本的形态;但如果换一个角度,又可以分为祭祀舞蹈、礼宾舞蹈、宴飨舞蹈、节庆狂欢舞蹈以及自娱自乐的舞蹈等。进入20世纪以后,中国相继引进了西洋舞蹈(交际舞、芭蕾舞、拉丁舞、迪斯科/摇摆舞、霹雳舞、街舞、排舞等),与此同时,在中国社会新的时代脉络之下,又不断地有新的大众舞蹈的形成及涌现。尤其是20世纪40年代以来,以“红色革命”和“集体主义”为特色的中国广场艺术(集体舞、大型团体操和广播体操等),对于当代中国公众的审美意识和身体表象形态产生了持续而又多重、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生活逐渐进入多元化时代,舞蹈在民众的审美活动和日常娱乐中的权重有了颇为明显的提升;除了对专业舞蹈的消费需求日益增长之外,大众舞蹈异军突起,各种舞蹈亚文化(例如,“汉舞”等)亦层出不穷,所有这些都从一个侧面构成了眼下中国公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之趋势的重要组成部分。
秧歌舞:从民俗舞蹈到大众舞蹈
中国原有类型众多的民俗舞蹈,大都是在各地乡村土生土长的艺术形式。以主要是在户外演出的“秧歌”为例,依据有关专业部门的整理,以北方为主,秧歌在全国有较大面积的分布,其种类大概有120种之多。[1](1-8)但实际上,此种统计因为分类和地方称谓等问题的困扰,并不是很可靠。例如,仅在山西省,据说就有近40种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秧歌;[2](130-134)而在山东,民间舞蹈多达226种,仅秧歌一项就有30余种。[3]秧歌在南方本是伴随着劳动场景的“田歌”或“田乐”,有时还有锣鼓等乐器作为伴奏;在北方广大地区,秧歌则主要是作为庆祝丰收、为新年正月及元宵灯节增添欢乐气氛的民间歌舞而颇为普及。[4](62-63)秧歌较为集中地分布、且在当地民众的娱乐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主要有东北平原地区、华北及山东地区、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等。其中较为著名的,如定县秧歌、昌黎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东北大秧歌、祁太秧歌(踩街秧歌[5](57-134))、沁原秧歌、繁峙秧歌、陕北秧歌等等。一般来说,各地的秧歌均形成了独自的地方性风格与特色,诸如陕北秧歌的雄壮、奔放,东北秧歌的活泼、幽默,胶州秧歌的英武、矫健等。
但深入探讨秧歌相关问题,就会发现对于秧歌的定义,其实颇为困难。这一方面是由于各地的“民俗语汇”中对于秧歌的称谓往往并不一样,例如,河北的“跑驴”,其实就是河北地秧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