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的一种,其“小场”演出被叫做“出子秧歌”。在其他一些地方,所谓“花鼓”、“腰鼓”其实也是秧歌或可包含在秧歌之内。在陕北、华北的有些地方,民间的“鼓舞”就是一种秧歌,舞者们脚下踩跷、腰间执鼓、手持绢、扇,手舞足蹈地表演各种“耍花”的技巧。另有一些地方,是把当地所有的民间歌舞均称之为秧歌或“社火”;如陕西《米脂县志.风俗》所说:“春闹社火,俗名闹秧歌”,这便是把“社火”和秧歌视为同一件事。以上情形说明,“秧歌”一词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往往可以包含多种民间歌舞表演的艺术形式,[6]甚至有学者认为,汉族的民间歌舞除了在特定场合的礼仪性或祭祀性舞蹈之外,大多数正是依附于秧歌演出,或是在其“小场”演出中逐渐发展或成型的,如旱船、腰鼓舞、竹马舞,甚至龙舞、狮子舞等等。换言之,广义的秧歌包括演唱、舞蹈和秧歌小戏,狭义的秧歌则主要是指载歌载舞的“秧歌舞”。若是依据别的分类原则,秧歌又有跷秧歌(踩高跷)和地秧歌(不踩高跷)之分,以及文秧歌(以唱为主)和武秧歌(以舞为主)之别。
虽然各地秧歌的种类繁多且内涵复杂,但其演出形式却颇多雷同。例如,一般均有“走街”、“过街”、“踩街”、“跳街”等,这主要是“行进中的表演”,秧歌队排列成若干路纵队,基本上以“扭”的舞步前行,并不断变换队形。因此,秧歌舞又有“扭秧歌”之称谓。接着,便是“大场演出”和“小场演出”。所谓“大场”,通常是指秧歌队到达较为开阔的场地或预定前去的广场,一般先会在围观的人群中“舞”出一块较大的空场(在陕北,有“踢场子”之说),然后再进行集体的扭秧歌表演,这时的氛围以锣鼓震天、红火而又热烈为特点。接下来的“小场”,主要是由人数较少的秧歌队员轮流出场,其表演形式不拘,或载歌载舞,或是有情节设计的说唱(小戏),甚至还有杂耍、武术等。通常在“小场”演出之后,会再次进行“大场”表演。秧歌队在行进过程或“大场”表演时,往往还要特意走(跑)或扭(舞)出一些特定的“场子图”,其中潜含有丰富的象征性,包括诸多吉祥寓意。例如,山东鼓子秧歌中的战阵图以及外圆内方、平衡对称的菠花构图等等。[7]虽然秧歌队舞或扭出来的“场子图”的图案未必能够被在场的围观民众也清晰地意识到,但其图案是否花哨、是否地道,却是高水准的秧歌队舞者们汲汲以求的。
和中国古典舞蹈主要反映中国人的身体感觉和人体之道相类似,民间秧歌舞的动作特点就在于“扭”。如陕北秧歌舞的所有动作,基本上就是“扭”、“摆”、“走”,形成了“扭腰步”的特点。[8]胶州秧歌中有“扭断腰”、“三道弯”之类的说法,当地的秧歌老艺人形容其舞姿风韵时会说“抬重(抬脚较快)、落轻(落脚时轻而慢)、走飘、(扭动行进时飘逸),活动起来扭断腰”。也就是在表演时特别重视腰部的灵活性,并由此突出舞者身段的“活泛”。在胶州秧歌中,尤其是女性舞者的动作,往往被要求扭出“三道弯”,以突显女性身姿之美。[9]所谓“三道弯”是指颈部、腰部、膝部,均要适度弯曲并通过“扭”、“拧”、“碾”等舞蹈动作来增加变化。更通俗地说,其舞蹈动作的基本形态呈现圆弧形及S形,舞者的上、下身每每形成扭拧状态,舞技特征也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