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清晰的梳理。总结认为,苗族桃花的图案设计固守传统,具有稳定性、家族个性,但极易因人亡而逝。据此提出了保护建议。
⑥吴品翰对山东烟台福山剪纸的区域属性、传统、影响、传承、艺术形式与纹样、当代发展等方面,有简练的梳理。认为传统剪纸是一种个体化、个性化的创作,制作人的去世就会带走他的创作才华和个人积累。另外,还对剪纸的传承、研究和经济价值的时代演变、影响因素、局限性等进行了概括性总结。
4.关键词:专题•个案
有两篇论文研究的问题是独立的专题,难以与前述论文归类,故集中在这里。共2篇: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安丽哲的《论民族艺术教育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以贵州六枝特区梭嘎苗族为例》;
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侯力丹老师的《殷商文化与具茨山岩画》。
①安丽哲的研究,从民族艺术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和传统民族艺术教育的特征两个方面展开研究。认为梭嘎苗族以男女在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方面区别,共同构成他们完整的民族艺术,作为他们文化生活的载体,两者兼有语言和图像之长,又具有易受冲击而毁灭的不足。同时分析了民族艺术教育与现代学校教育的不同特征,认为梭嘎苗族不同年龄段艺术教育内容有其合理性,可以和现代学校教育形成互补关系,对民族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②侯力丹的论文对河南新郑具茨山岩画展开研究,通过对“巫师图”中字符、图案等与甲骨文的比对研究,意图释读其中的含意,认为该岩画与殷商甲骨文有传承联系,与殷商先公先王的排序有内在联系,认为可以诠释殷商文化的根脉、殷商先公先王与黄帝族群的联系。
二、点评与互动环节涉及的主要问题
1.文化遗产保护和遗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问题;
2.非遗的知识产权保护与他人利用的关系问题;
3.人类学介入艺术领域,其“志”的特长在艺术学研究中如何融合;
4.艺术史研究与哲学、美学、人类学是否有关系,是否可以结合;
5.民族传统文化在当代的重构有何价值?为什么要重构;
6.色彩的科学分析与传统色彩观、色彩文化传承的关系。
三、论文存在的普遍问题
1.有些论文冠有“人类学”的名目,但论文却少有人类学的理论、方法和视野的支持;
2.有些论文的论点没有不同观点的对话,没有比较,理性不足;
3.有些论文对田野调查事项简单记录,缺乏研究的重点和问题,对调查的结果缺乏真实性甄别。
  (报告人:李丕宇)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