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林:多民族视野中的城隍会及傩俗民艺
2016/1/29 20:15:03

多民族视野中的城隍会及傩俗民艺
李祥林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4)
摘要:城隍信仰在中国有广泛分布,也见于羌藏彝等少数民族地区。着眼多民族中国的族群交往和文化互动,留意古代中国社会的王朝政治及民间心理,围绕城隍会上五光十色的傩俗民艺,结合地方风土、族群生活、历史语境深入考察相关事象,对于我们无论从事傩戏学研究还是人类学研究,无论从事民俗学研究还是民族学研究,都可以获得诸多有价值的信息。
关键词:多民族;城隍会;傩俗;民艺
在多民族中国,在藏羌彝文化走廊上,城隍信仰也见于羌族聚居的川西北岷江上游。羌地有城隍庙,羌族释比唱经做法事所请天地间诸神中亦有城隍,如:“神灵无所不在”,“雪隆包供奉的是依罗神”,“河坝供有白石山神和城隍神”①。20世纪80年代从茂县南新乡羌族妇女(67岁,不识字)口中采录的民歌《城隍庙儿许根生》也唱道:“青布帕儿头对头,我和小哥不对头。哪年哪月对头了,城隍庙儿许根生。”[1](91)2015年3月21日,农历二月二,笔者去了理县蒲溪高山羌寨参加尔玛人隆重举办的夬儒节,再次观看了村民祭神祈愿过程中演出的仪式戏剧《刮浦日》。关于该节该戏,拙著中有较详记载及论述②。返回时路过薛城镇,去有名的古迹筹边楼看了看。筹边楼始建于公元830年,乃唐蕃对峙时期由剑南道西川节度使李德裕为筹划川西防务所筑。民国《汶川县志·古迹》尝言筹边楼有三,“一在保县,筹西边也”,即指此。保县乃古县名,明洪武六年置,治今理县东北薛城。这薛城乃是旧称“理番”的县城所在,地处藏羌结合部的高山峡谷中,杂谷脑河从筹边楼前流过,周边建筑为园林式,经过灾后重建,环境整洁。庭院中央有民俗博物馆,红色墙体感觉像庙观,问身边的当地老人,说这里过去是城隍庙(图1③),还曾有戏台与庙相对。老人讲,昔日地处几个山口交汇处的薛城很是热闹,当地民众来这里赶城隍庙会的时间是农历五月初十,届时还由人装扮城隍老爷和城隍娘娘上街巡游,保佑地方平安,而来庙里烧香求保佑者亦多。这种装扮城隍的街头行进表演,带有浓浓的戏剧化色彩,跟民间祈福逐祟仪式密切相关,是植根民间信仰的民俗艺术。川西北尔玛人信奉“万物有灵”(animism),以白石崇拜为标志,但受周边民族及宗教影响,也建有若干庙子。羌区的庙宇,大都有其庙会活动及会期,如茂县三龙有观音庙的“娘娘会”(农历三月三,以下皆为农历)、东岳庙的“城隍会”(五月二十八)、川祖庙的“川祖会”(六月二十四),等等。每逢庙会,人流熙攘,也常常有“唱戏耍灯”之类民间演艺活动。而在川北地区湔江流域的北川羌族自治县,过去热热闹闹的城隍会上戏班子要演驱邪逐祟的“打叉戏”,也是至今犹见于当地耆老口头有趣的龙门阵。
图1正中有飞檐翘角建筑处乃昔日薛城的城隍庙所在
城隍会上汇聚着五光十色的傩俗民艺。在四川,据清嘉庆《彭山县志》,当地四月初十为城隍生日,“邑人扮演抬阁故事朝献,或供大烛,集梨园称觞上寿,远近辐集,不下万余人”;清光绪《名山县志》云“三月二日,迎祀城隍,尤极侈盛”,信众们要“制巨烛约千二、三百斤,以献于神”;清光绪《蒲江县志》也记述三月城隍会期间,“扮演杂剧,人民聚观”,场面闹热;清道光《德阳县新志》之信仰民俗亦载,城隍庙、衙神庙等“岁时演戏,皆有常期,以为其神之诞辰云”;清道光《金堂县志》之岁时民俗云十一月初十为城隍夫人生日,“县民皆诣庙进香,讽经演戏”,而当地的城隍会是在五月二十八也就是城隍老爷生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