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和茂州府太守任光在此迎驾,又传说为光武城城隍庙,因又有茂州城隍神神像,同时有尧舜禹羌凫(氐羌太子)之神像,有东汉光武帝神像和南狱鸡脚、衙神、判官、城隍娘娘、观音之神像。”又云:“元朝元世祖五年何龚林千户土司怕百姓利用庙子聚众造反火毁了城隍庙,将清平改为胡夷阁乡、胡儿阁乡等(胡指蒙古人之人群),元朝后只有一个城隍广场叫茂州州衙坝子。(有四个四合院,是清平最大的庙殿)”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建学校、粮仓等需要建筑材料,拆掉了此地城隍庙,原址后来又遭地震及泥石流毁坏,现仅存残碑碎片,向来访者透露出悠悠古事。在岷江上游羌区,我去汶川龙溪沟深处的巴夺寨和茂县黑虎鹰嘴河做田野调查,也听见当地人给我讲述他们那里昔日城隍庙情况,如后者是川西北羌区有名的碉楼集中地而“据说曾经有百座”,[7](229)该地有清乾隆六十年(1795)城隍庙石碑,记录着建庙的时间、规模、经过以及捐资者名单。此外,茂县曲谷乡二不寨亦存清同治十一年(1872)城隍庙碑铭,内容记述的是村寨民众捐资修建城隍庙之事,属于功德碑。至于茂县三龙乡某村寨的城隍会,除了五月二十八,还有三月二十八,一年两次,从赶会者身份看,包括“羌汉藏各族”。[8](595) 
在“青衣羌”分布的青衣江流域,民国十七年《雅安县志》所载信仰民俗有“城隍神诞”、“城隍娘娘诞”以及“东西城隍会”,尤其是末者,“演戏于行台”,历时半月,“戏资岁耗千金”,以致有人感叹:“山城真个弹丸地,”戏费犹掷百万钱。(余盛珠《竹枝词》)雅安乃川藏线上重镇,亦是连接内地与边地的关键,历史上具有非同寻常的政治军事意义,古籍记载“羌蛮混杂”(《蜀中广记》卷十四“雅州”)也点明该区域族群及文化特点。在雅安地区芦山太平镇,亦有清嘉庆时建的城隍庙(有庙会延续,该镇昔属天全),2013年“4·20”强烈地震中受损严重。川南洪雅,地处青衣江畔,如今也在挖掘地方资源发展旅游文化语境中重提“青羌”。2013年7月,笔者去洪雅县做田野调查,曾目睹当地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五月台会”。7月4号这天,农历五月二十七,是台会正期。台会跟城隍信仰有关,是在距县城10公里的止戈镇举办的(洪雅城隍庙在城关白衣街,明正德元年所建,被拆除于上个世纪50年代),由乡镇主办,事前县上开了会,让有关部门支持。主道实行交通管制,路口立着“城隍庙会,车辆慢行”的提示牌。早晨下雨,近午雨停了。11点左右,看见人头攒动,举着彩幡、敲锣打鼓的队伍浩浩荡荡由远而近(从五龙祠出来,城隍爷神像今供奉在此),前呼后拥中,出驾巡游的城隍走在前面,其身后“城隍出巡”的旗帜高张,有写着“保护非物质文化”的红色横幅,标明“洪雅民俗台会”(图2)。人们抬着巡游的神灵塑像有三,依次为面容美白的年轻女子(城隍娘娘)、相貌沧桑的老年妇女(身旁有看台会的当地人告诉我,这位是城隍的母亲)、身着红色官服的城隍老爷。行进队伍中,城隍爷身后,紧跟着一群中老年妇女,她们手持竹扇不停地摇着,说这是在替大热天巡游四方的城隍老爷打扇(的确,洪雅的夏天甚热,从成都来此的我们感受甚深;不过,给出巡的城隍爷打扇亦见于他方,如清道光《荣县志》载五月城隍会“有还愿者随其后,以扇扇之”,笔者对此民俗事象将另文探讨)。接着,是各社区、乡村的戏剧化妆扮彩车,有“鹊桥相会”的牛郎织女,有“明镜高悬”的黑面老包,有《望江亭》的谭记儿,还有散花天女、莲花仙子,以及舞龙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