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程:论“屋脊兽”作为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概念
2016/1/29 20:17:09

论“屋脊兽”作为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概念
刘程
(南京财经大学,南京江苏210023)
摘要:屋脊兽是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概念深受传统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影响,以夸张体系符号化的方式满足了传统人文理念对它的话语冲动。一方面,屋脊兽对传统工艺美术和装饰概念为代表的艺术符号所寻找的情感表达方式进行建构,从而将装饰延伸到精神对象上;另一方面,它作为中国古代诗境概念所表现出意境美学,详细阐释传统美术的定义和它所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兼容性。通过屋脊兽艺术自身理论建构所形成的美学圆融,大大的促使人们依照逻辑思维规律去建构本区域的艺术精神与文化纯洁性,它以特定的造型、形式、颜色、材料等诸多要素来诠释着建筑与个人的趋利避邪、渴望平安吉祥的理想文化诉求之间的内部关系。
关键词:屋脊兽;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概念

在当代学术中,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重要物质与人文载体,是人的情感、社会文明以及历史对现实的地理空间映射,也是作为一个较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并呈现出固定的装饰形式的物质,借助于建筑表面和历史文化的并置复合叙事策略,艺术家可以表达区域人文内涵的思想情感,即:对建筑构件的历史所承载的文化隐秘书写,在建筑物质、精神的诗性回眸中将雕琢的历史对人生历程的眷顾和回望,对建筑构件本体与人类在民间所形成的民俗意象看作是对人们心理的洞察以及对建筑的外观与所折射出的不同的空间与视角的深层次指涉。建筑自身所表现的的情境和人文显性就成了不同时代对建筑的文化诉求,它“以各种巧妙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容纳和统率他们类艺术,成为具有巨大表现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再加上建筑本身还不同程度承载了人们的思维、话语、精神观念等抽象理念。”[1](202-212)然而,建筑以某种宽泛的写真实的情感将概括历史的能力深深植根于当时的社会之中时,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和重要建筑技术成果,恰恰就在于这种具有自律性的文化与技术浅层要素在时间与空间的维度中对建筑的外部构件进行合理的装饰,从而形成了与当时等级社会相适合的物质表现形式。
“屋脊兽”艺术是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的一个十分独特的文化价值表现,在古代森严的等级社会中,建筑屋顶使用的装饰物不是随意添加的,“六品以上者,仍通用乌头大门。”屋脊兽的装饰往往将房屋的正脊和四角运用不同的造型与结构进行雕琢各种具有现实和非现实的动植物,其使用的材料是以地方性和民俗性有关,如琉璃、塑像以及金属等,直接将材料的显性特征赋予鸱吻、走兽、孔雀、大象、琉璃吻兽、宝顶脊兽、鱼龙吻兽等组合装饰的结构中。

从传统历史与民俗情感的建构寓意来讲,装饰和视觉传播性所统摄的差异性一直隐喻在具体的事物内,在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看来,那是将语意双关的图像样式置于一定的建筑屋顶之上,并将装饰物简化局限于某种概念并提供某种图像的视知觉。屋脊兽这种具有瓦制特征的建筑构件一是可以用作装饰发挥其自然属性的功用价值,二来可以保护屋顶的作用。这样“使本来极无趣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物美丽的冠冕”。
屋脊兽又称蚩尾、鸱吻、背饰,《苏氏演义》曰:“蚩者,海兽也。汉武帝作柏梁殿,有上疏者云:蚩尾,水之精,能辟火灾,可置之堂殿。今人多作鸱字。”《晋书·五行志》中记载:“孝武帝太元十六年六月鹊巢太极东头鸱尾。”《陈书·萧摩诃传》:“旧制三公黄阁听事置鸱尾,后主特赐摩诃开黄阁,门施行马,听事寝堂并置鸱尾。”在中国的古建筑物的屋顶上面是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组成,称为“五脊”,在五脊之上或者正脊安放不同种类人造的雕塑兽,合称&ldquo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