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化显:美学研究的人类学方法拓展
2016/3/26 13:17:06

传统美学研究与经典人类学研究有着各自清晰的学科范畴,20世纪以来,随着跨学科研究日益普遍,对于旧有的问题,学科间互渗不仅催生了许多新的学科意识,也产生了许多新的研究方法,美学研究的人类学方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并应用的。美学与人类学的学科互渗早在20世纪以前就已开始,但在学术史上却往往被认为是比较晚近的事。荷兰学者范丹姆所著《审美人类学:视野与方法》不仅明确将审美人类学的诞生追溯到1891年前后格罗塞的相关研究著述,而且将“研究人类审美现象的学问”的审美人类学作为一门学科,突出其跨文化、跨学科和语境性等的研究方法。
人类审美具有普遍性
范丹姆关注人类的审美普遍性问题,他明确说明自己的人类学研究范围:“对于人类学,我在两个意义上使用它,既指无所不包的人类学研究,亦指作为民族志的经验性研究。”他提出生物进化论的视角及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认为神经系统层面是多种审美经验的基础,即“任何更高级或更复杂的事物,都要建基于相对低级或基础的事物之上”。在这种观念下,人类的审美不仅与神经元一样,而且也将这种审美能力的获得追溯到人类的诞生之初。这种以神经生物学为基础的美学、艺术研究思想在西方由来已久且几乎未中断过,甚至从亚里士多德就已开始。随着近代科技的进步,我们对人类神经生物学有了越来越多具体的了解与实验,神经元美学研究与神经元艺术研究等领域将大有可为,传统的艺术问题与美学问题将会在神经学视角下得到一个全新的甚至是颠覆性的答案。这种研究方法之所以能够可行,是因为“无论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中,生产和使用艺术的个人和群体在社会和文化上有多少差异,他们都有,且始终拥有相同的生物属性”。
日常经验是获得审美的重要基础,可以说,审美就来自于对日常经验的感性把握,因此,范丹姆非常重视对“日常之美”的把握与研究,试图建立一种包括“日常之丑”的“日常美学”。
审美与经验、感性确实存在着重要的关系,我们很难从概念本身来把握美感。虽然哲学美学带有康德哲学反思的形而上学意味,但是,我们仍可去体会1750年前后鲍姆嘉通创立美学时对这个领域的基本认识。鲍姆嘉通将“美学”理解为一种“感性学”,认为,感性的完善是美的,感性的不完善将会是丑的。由此可见,经验性与感性构成了审美的基本要素,人类通过日常的经验与感性,可以成为范丹姆所谓的“审美的人”。由此,范丹姆认为,审美领域必须扩展,必须走出哲学审美观影响下的审美偏见。这种偏见的具体表现是,以视觉等直接感官作为艺术分级的重要依据,同时将审美与艺术建立最直接的联系,这样不仅将审美局限于艺术领域,而且更多地忽视了多种感官甚至是多重感官对于审美的重要性。所以,民族志的发现将审美扩展到更加广泛的审美领域。
所以,学者以人类审美具有普遍性为逻辑起点,从生物进化的神经元视角出发,重视人类的日常经验感性,以人类学民族志发现为重要依据,将人类学的经验性立场、跨文化视角及对社会文化语境的强调融合在美学研究之中,拓展了审美领域。
人类审美也具有偏好性
人类的审美同样也具有偏好性,这种审美偏好可以用言语表达出来,也就是说,我们对审美进行具体表达的时候,表达方式与表达言语就包含了对于审美的偏好。范丹姆以艺术研究为例,认为在任何具体的艺术研究中,都要将艺术批评、艺术家及审美词汇结合起来。
首先,对于艺术批评的研究,有观察式的审美判断与实验式的审美评价两种。范丹姆认为,观察式的审美判断更加关注非正式的批评,努力挖掘其背后的动机;实验式的审美评价关注一定信息下的审美排名,并以其作为起点进行更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