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议,留待以后再评。尽管如此,笔者作为评审委员在会上仍结合羌族释比文化,向大家介绍了释比图经“刷勒日”的濒危现状,希望有关部门加快对之抢救和保护的步伐。令人欣慰的是,经我们积极推荐,2014年6月省政府公佈的第四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羌族刷勒日”终于被列入了,放在“传统美术”类,项目编号为“Ⅶ-35”。
作为羌族民间文化遗产,释比图经也很值得重视。十多年前,我们组织编纂《四川傩戏志》(2004年出版),谈到释比文化资料田野发掘情况时,对此即予以关注并多有议说,只是因该书体例所限而未能将其纳入。美国民族学家葛维汉(David Crockett Graham)1924年至1948年曾先后8次到川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考察羌文化,他写道:“羌族巫师有时有一本用于占卜的图书,上面没有写或印一个字。在汉语中,这本书叫《铁算盘》。占卜的内容很多,包括预测婚礼、出行、建房、种庄稼的节日和他许多事情。”在拥有图经的释比看来,“占卜时这些东西都必不可少,通过它们可预测未来,解决很多棘手的问题”[⑥]。葛维汉所见这“占卜的图书”,即释比图经,羌语译音为“刷勒日”,意即算书,或称“刷补”[⑦]。此外,“刷勒日”在茂县沙坝、赤不苏地区又称“命簿”。这是羌族释比用于占卜、唱经、做法事的一种图画经典,也就是推算婚丧嫁娶、吉凶祸福、良辰忌日等的工具书,内容丰富,也不乏神秘色彩。目前所见“刷勒日”,乃以连环画式的图像呈现,主要不是依靠文字说明(就现存图经来看,有的版本画面上亦非绝对没有汉字,但甚少,或为“八月十九”、“九月十六”之类,或为“桑柘木”、“大溪水”,等等)。释比做法事时,依照画面的提示,测算日子,诵唱经文,举行仪式。释比图经通常为彩色折叠式,便于携带,其质地或为麻质涂白彩绘,或为绢本彩描,或为纸质画本,图像按照部类划分,涉及羌人的狩猎、游牧、农耕、衣食住行、婚俗丧仪、祭祀还愿等生产生活。比如,图经中有弓箭图像,就可以跟祭山会上释比用竹箭向空四射的仪式以及相关神话传说对读。“刷勒日”被释比们奉为圣物,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羌族民间遗产。较之释比口述经文,图像化的“刷勒日”所包含的内容自有特点,应该得到研究者关注。
又据当地调查者介绍,1997年6月,他们在对羌族释比进行为期一月的专题拍摄中,得知茂县沟口乡的肖老释比有一部“神秘图经”。据称,这样的图经只有资历深的释比看过、用过,一般人无缘得见,民间传说极为神秘,就是做法事时释比自己要用,也得洁手焚香。当时他们到了肖老释比家中,但无缘拍摄。8年后,也就是2005年,他们再次拜访这位肖姓释比,经多方工作和说明之后,方得拍摄图经“刷勒日”。随后,“刷勒日”被制作成电子档,以光碟为载体,收藏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图书馆地方文献室,收藏档案为“I、羌……II、余……III、羌族算簿——葬图经。馆藏号:B992.2/0641”。阿坝州图书馆收录释比图经的消息传出之后,有关方面领导和文化界人士纷纷热情地来电话询问,相关媒体也给予关注,如《川图导报》2005年6月总第45期写道:“目前,阿坝州图书馆地方文献研究室,从茂县沟口乡羌寨成功搜录了《羌族释比图经》。该图经系麻质涂白彩绘折叠书牒,约100幅……内容涉及羌民吃、穿、住、行,婚、丧、嫁、娶,是一部内蕴神秘文化色彩的‘百科全书’,目前在羌区可能属‘独一无二’的孤本,是民族文化的当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