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书峰:多元文化语境中的传统音乐保护与传承问题的思考 ——由“瑶族style”表演文本所引发的系列反思
2016/10/4 17:07:39

多元文化语境中的传统音乐保护与传承问题的思考
——由“瑶族style”表演文本所引发的系列反思
赵书峰
当下在现代化、城镇化、流行文化、商业文化等多重语境影响下,中国传统音乐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正在面临诸多问题。特别一些族群传统音乐文化甚至不惜抛弃原本的东西,不惜掏空其文化内核来迎合消费者的受众心理,打造出一种具有混搭、跨界与后现代主义特性的舞台表演文本,这种完全不符合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规律的舞台艺术作品,是与当下“非遗”政策背道而驰的。本文针对优酷视频中收录的一段3分36秒的“瑶族style”[①]乐舞表演作为分析文本,结合语言符号学理论给予批判性的分析与反思。
一、语言符号学视域下的“瑶族style”表演文本分析
首先,“瑶族style”是一个人为建构的“失语境化”[②]的舞台表演文本。它是广东某瑶族自治县民俗旅游村中的瑶族长鼓舞展演。视频中身穿瑶族服装手拿长鼓的舞者,在《江南style》音乐的伴奏下跳起了具有瑶族文化特色的“瑶族style”舞蹈。通过对此段视频的表演“特色”的多次解读,笔者认为它是一种带有流行化色彩的典型的“失语境化”的少数民族乐舞文化展演。因为其作品的“前景”虽具瑶文化特色,但作品其实就是瑶族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相互拼贴的产物。抛开舞蹈语汇不说,单从视觉文本的审美效应上看,就是典型的瑶族乐舞,但在听觉上我们丝毫感觉不到一场“瑶族style”的表演。所以从其表演文本的“前景”看出,它实质上就是一场极具“特色”的瑶族长鼓舞展演,只不过舞蹈动作语汇完全模仿《江南style》,因此上述视听文本的文化内涵彰显其貌合神离(风马牛不相及)特性。因为,本质上它就是一种被人为建构与模仿、拼贴而成的舞台化的表演形式,尤其是舞蹈音乐、动作语汇则与瑶族长鼓舞的内涵完全不搭调。从其表演文化内涵到表演语境都与瑶族传统文化的本真内涵之间联结性不大,充其量就是保留着瑶族文化“空壳”的具有“失语境化”的,一种被人为建构、改造与重构的连南“瑶族style”表演文本。因为它完全抛弃瑶族传统习俗,用流行音乐文化改造其传统文化,虽然迎合了民众的审美消费心理,然而它毕竟就是一种文化“空壳”,一种“失语境化”的表演文本。我们知道,瑶族长鼓舞是对瑶族社会、历史、农耕生活、日常生活的一种浓缩与写意性的模仿,而且舞蹈的伴奏乐器通常是由唢呐与打击乐构成。所以,这种被认为拼贴版的“瑶族style”,充其量也就是穿着瑶族服装的舞者在跳《江南style》。
由此笔者想到:当下,国家在大力提倡依托地方本土文化特色,发展民俗旅游经济,在不失去其文化特色的前提下,为传统文化的保存构建了一个类似于“活态化”传承与保护的平台。然而,笔者凭多年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田野考察经验深深地感到:传统音乐文化的展演,必须要建立一种基于原生性发展思路下的保护与创新。要坚持在不失其文化内涵的情况下的一种创新性表演,而不是这种风马牛不相及的人为拼贴与模仿。“瑶族style”作为一种文化表演,结合语言符号学理论可以看出,其“能指”部分包括(瑶族服装、长鼓舞)和(音乐《江南style》、舞蹈动作语汇),“所指”部分实际上与其瑶族特定的社会、历史、地理、民俗语境中的文化象征符号严重脱节。瑶族长鼓舞所包含的“能指“与”所指“功能意义之间并没有因为当下的语境因素使两者产生互相指涉关系,因为瑶族传统音乐与舞蹈内涵是有其特定的指代内容,已经在观众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