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还可以丰富对历史过去的理解,以至于纠正现有的对过去事实的错误判断。该文对于通过民间艺术本体分析对于民族历史进行还原和解读提供了一个案例。如果说对艺术本体的解读除了让我们了解艺术作品在传统社会结构中的作用与功能外,那么艺术本体进行定位分类分析,则能够让我们更加清楚如何对其进行针对性的保护。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教授在《论走会表演场域下北方秧歌的类型化区分及其文化变迁》一文中提到走会或秧歌,因其混融性特点的传统艺术文化原型性质,较难采用某一单纯艺术品类的分类思维加以分类。在民间节庆活动中,作为中国传统表演艺术原型在起作用的,不仅仅是秧歌与高跷这样的“艺术本体”或“表演文本”,同样重要的,还有作为表演场域、生态环境和“上下文语境”存在的“走会”或“踩街”展演活动。正是这类展演活动及与之混同的各种外在的环境条件因素,对传统秧歌的当代发展和变迁起到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
湖北民族学院石庆秘、倪霓、张倩的《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核心技术及空间文化解读》对于土家族吊脚楼在一系列的空间、仪式等文化事项中体现着土家族人的生活方式、生命体验、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进行了详尽的解读,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中所包含的核心技术的科学性、艺术性,对于吊脚楼空间特定性处理和安排,都体现出土家族工匠和土家族人民的智慧。山东艺术学院李丕宇《对“洋风建筑”作为中国文化遗产实施保护的思考》一文中对于近现代中国城市历史中的特定产物,中国近现代建筑文化遗产的“洋风建筑”进行了考察,提出了各个城市中仍正确认识自己特色的文化遗产,自觉保护每座城市应有的历史遗产和特色。中山大学熊寰《空间生产视域下的乡土建筑遗产研究——以广东上长岭村围龙屋为中心》对于粤东北的一类客家乡土建筑类型围龙屋的建筑传统文化内涵及其社会性特点进行了全方面的考察与阐释。他认为在当代中国的大背景下,对不同类别的文化遗产应区别对待。就性质而言,中国目前的文化遗产可分为四大类:物质性文化遗产、记忆性文化遗产、技术性文化遗产和社会性文化遗产。其中,社会性文化遗产是指以物质为载体、但重点在于与其密切相关的社会文化内涵,如乡土建筑、传统服饰等。此类社会性文化遗产中的物质不仅仅是载体,它还生产与之相关的社会文化。该类遗产受社会结构和文化的影响大,难以进行实质性传承和复兴。因此,与其花大力气去保护必然走向衰亡的社会性文化遗产,不如将其着眼点转向社会性文化遗产的物质性这一侧面,亦即将其视为传统的乡土建筑进行妥善的维修和保护,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发展旅游等方式,给走向衰落的建筑遗产带来新的生机,这可能是一个更现实的路径选择。确实如此,在文化多元化、经济全球化与地方文化自觉化等各种力量角逐的多重语境下,艺术文本是封存消亡,还是调整自己在当代社会发展中获得生存之路已经更加清晰明了。
三、文化再生产的现实经验与反思
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其实就是指文化传承与创新并举的文化重构,因为传统文化要想传承下去,必须能够跟随时代作出相应的调整,文化就是在不停的解构中再建构中得以延续发展。可以说文化本身就是活态的,具有变迁的特点。方李莉会长在这次会议的发言中也提到,在我国当今社会中,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已经过渡到了下一个阶段,那就是文化再生与重构的阶段。构成传统文化的有机体已经在自觉的调整并适应现代社会,从而获得继续传承的动力。在这次的会议中,传统文化如何实现再生产和重构从而适应现代生活成为讨论中的焦点问题。
(一)传统的现代化途径的现实经验与范本。依据这次会议中大家提供的田野调查与研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