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林:艺术人类学视角下的中国傩文化
2017/12/14 22:36:25

文章作者: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教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文章出处:《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
艺术人类学视角下的中国傩文化
李祥林
当下中国,随着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推进,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保护的社会化潮流兴起,作为本土见证历史、承载文化、体现风俗的“傩”文化遗产也受到国家政府关注。2006年6月,由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不但有地属江西的南丰傩舞、婺源傩舞、乐安傩舞,而且有地属安徽、湖南、贵州、河南等省的武安傩戏、池州傩戏、侗族傩戏、沅陵辰州傩戏、德安傩堂戏以及安顺地戏、徽州目连戏、辰河目连戏、南乐目连戏,还有来自少数民族区域的贵州彝族撮泰吉、湘西土家族毛谷斯,等等。中国大地上“傩”文化遗存丰厚,在整个社会转型和艺术研究范式不断更新的当代,无论从历史纵向角度还是从现实横向角度看,其对我们更新观念、转换眼光研究中国艺术和透视中国文化都有不可忽视的意义。本文立足历史和现实,结合文献与田野,从艺术人类学切入对此加以论述(随文所配照片均系本人实地走访过程中拍摄)。
“傩”:价值别具的历史遗产
读沈从文的《边城》,“傩送”其人其名给人留下印象,那是小说中一个年轻后生,他的哥哥叫“天保”,两兄弟的名字颇有意思。取名“傩送”,是说这后生的身世由来跟“傩”有关么?那么,“傩”又指的是什么呢?去了湘西便知道,“傩”的习俗在那里的山山水水间有厚厚的遗存。沈从文的母亲是土家族,湘西土家族的“还傩愿”便是将歌唱、器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元素融为一体的大型祭仪活动[1],如今所见当地土家族傩戏就在此基础上形成。行内人清楚,国内首次傩戏研讨会是1981年由省艺术研究所在湘西凤凰举办的“湖南傩堂戏座谈会”。凤凰属楚地,“楚人信巫鬼,重祭祖”,该区域流行的傩堂戏有此根脉。
说实在的,“傩”这汉字不太好认,也是曾被世人深深忌讳的话题。回顾半个多世纪岁月,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在意识形态领域极“左”思潮甚嚣尘上时期,国人提起它总是想到装神弄鬼、封建迷信,将其跟愚昧、落后、野蛮、粗俗联系起来,不是痛加贬斥、扫地出门,就是避若瘟疫、生怕沾边。有辞书对之的释义便是:“古代驱逐疫鬼的迷信活动。”[2]无须否认,“傩”(儺)的本字如学界指出应是“”(《说文·鬼部》释之为“见鬼惊词,从鬼、难省声”,段注:“见鬼而惊骇,其词曰也。为奈何之合声。凡惊词曰那者,即字。”又,《说文通训定声》释云:“击鼓大呼似见鬼而逐之,故曰。唯经传皆以傩为之。”[3]不必讳言,该字以“鬼”为偏旁且当划归原始鬼神信仰之列,其在过去也确实由于封建思想和邪恶意识渗透而走向荒诞不经,但是,在人类文化史上起源古老又绵延不绝、分布广泛的“傩”,其深厚复杂内涵远非请巫、降神、打卦、画符、驱鬼等外在表象概括得尽。尽管“傩”之根基在于鬼神信仰,但仅仅用带贬义色彩的“迷信”二字定位这种古今流传的人类文化事象,远远不够。况且,“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的话,迷信首先应该是一个中性词。有些迷信行为和思想对社会具有极大的破坏性,但有一些迷信却在人类的心理和社会组织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4]置身文化人类学立场,如果我们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仅仅视之为封建迷信,而是从深层上承认它是一种基于人类生活本身、起源古老的民俗事象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