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书峰:梅山音乐文化研究的现状与反思
2018/5/23 19:32:19

梅山音乐文化研究的现状与反思
赵书峰
摘要:当下的梅山音乐文化研究缺乏新视角、新材料、新理论、新方法,尤其梅山民歌、小调的研究基本是以音乐形态分析为主,对其音乐生成语境缺少深入的跨学科研究;其次,梅山音乐文化研究只关注到田野在场文本的描述与分析,缺少对其历史与田野互动关系的考察;第三,梅山教仪式音乐的跨区域与跨族群传播问题值得深入研究;第四,梅山音乐文化的研究多集中于“核心圈”内的传统音乐的个案考察,缺少对“辐射圈”“区域圈”“余波圈”内梅山音乐文化的区域性与跨区域性的宏观比较研究,尤其以民间道教为核心的梅山文化在西南族群中的传播与涵化研究基本是空白。另外,亟待加强梅山音乐文化的“再研究”(或“重新研究”)。
关键词:梅山音乐文化;梅山教;研究现状;回顾;反思
DOI:10.3969/j.issn.1008-7389.2018.02.000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起源于湘中新化、安化等地的梅山文化,是以似巫似道文化形态为主体的一种民间性区域文化。梅山音乐文化研究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在中国音乐研究所杨荫浏等学者的带领下,首次对湖南西部和西南地区的“傩愿戏”“傩堂戏”“师道戏”等的部分唱词、剧目进行了简要的整理。[①]>>可以说为后学了解60年前的梅山音乐文化面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但是之后的梅山音乐研究停滞不前,缺少系统深入的学术研究。直到21世纪初,国内音乐学界才开始对其展开初步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基本是针对梅山文化“核心圈”[②]>>区域内的梅山山歌、小调、民间信仰仪式音乐展开初步研究的学术成果。然而,这些成果与文化历史渊源丰厚的梅山文化相比只能算是杯水车薪,缺乏更深入的宏观与微观、跨学科维度的学术力作。与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界的研究成果相比,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界在有关梅山音乐文化研究方面还有很多拓展的学术空间。
一、梅山民歌缺乏新视角、新材料、新理论、新方法的研究
目前来看,梅山民歌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是缺乏田野工作基础上的资料搜集,大多借助于二手资料进行粗浅的分析与整理。通过梳理发现,目前音乐学界针对新化山歌的研究主要从唱法、演唱技巧、演唱形式、演唱特点等方面进行梳理和探析。比如有几篇论文是对梅山民歌的研究[③],主要针对梅山民歌的演唱特点、演唱技巧,以及旋律节奏特点,曲式特点,起落音调式等进行简要描述。虽然谈到梅山文化的人文因素,但是并没有将梅山民歌的演唱风格与特点形成的原因与梅山文化的历史、民俗、宗教信仰等人文语境的互动关系进行思考,基本就是两张皮,各说各话的研究,并没有关注到梅山民歌艺术形态形成的深层语境研究。一些资料基本是借助于“集成”中搜集的二手资料来进行研究,缺少通过田野考察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作为分析文本,没有将田野中存在的当下民歌文本与“集成”中收录的过往的民歌文本进行比较研究。这些研究素材的取样是否具有代表性、普遍性值得思考,而且这些曲调流播的地域也没有实际介绍,因此其研究个案具有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值得质疑。因为任何一个地域内流传的山歌、小调都会随地域、语言、民俗生活习惯的细微差异产生变异,仅仅选取几首不知道来自于何方的小调,甚至不知道如何获取的分析素材,是当地音乐集成还是田野考察中采集的材料,这些都无法交代,然后就展开分析研究,这样的研究的合理性只能打个问号,同时也缺乏必要的学术规范。总之,当下的梅山民歌研究,基本上还囿于脱离文化语境特点的音乐本体(自律性)的分析为主,缺乏梅山音乐与其所处社会、历史、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