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整个人类社会的乌托邦冲动就仅仅在文学艺术中得到保存和发展。随着近年来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互联网技术使“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愿望开始成为现实,艺术和审美在当今资本体系的壁垒森严中,在全球性资本体系的断裂之处涌现出许多新的东西。在当代艺术领域,从理论上说,最值得关注的是具体艺术领域是动漫艺术和当代电影。
 
动漫艺术和短视频与技术的进步密切联系,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动漫技术还不足以成为当代真理的产生领域。当代电影则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不仅与科技进步相联系,而且覆盖了传统文化、当代社会生活经济因素以及对于未来的乌托邦冲动。因此,我们认为, 当代电影是一个研究和思考新科技时代人类价值重建的重要角度。关于当代电影,法国哲学家和美学家德勒兹、朗西埃和阿兰·巴迪欧以及斯洛文尼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齐泽克都有过重要的论述。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中国当代电影在当代理论研究的维度上是值得特别注意的。因为一方面,中国现代化过程的持续发展、中国的经济改革和社会进步都引发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惊人的成就,成为世界各国学者高度关注的一个现象,中国道路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问题,在美学上,我们表述为中国的审美现代性问题。
 
关于中国的审美现代性问题,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概括为“乡愁乌托邦和红色乌托邦构成的双螺旋结构”。在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文学艺术具有某种程度的优先性和先导性,这是中国现代化过程的一个特殊现象。中国电影的发展,大体上与中国的现代化过程相平行,我们认为,中国电影是研究和考察中国社会现代性和中国审美现代性的很好的材料。从中国电影所提出的美学问题的角度看,我们认为,从 20 世纪 20年代到 40 年代的上海电影,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一直到当代中国电影,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以及在中国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重建悲剧人文主义的愿景,是中国电影在审美现代性方面的理论规定。近年来我们团队主要以 1978年至 2019 年的中国电影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当代中国电影的“深描”式分析,努力对中国当代电影美学风格做出理论研究,具体而深入地阐述中国当代艺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认为,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中,对新的未来社会的价值重建的诉求在现代化的早期阶段就萌发了。在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延安时期”,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获得了基本的定型,它的情感结构在《黄河大合唱》《白毛女》等艺术作品中得以呈现。从美学上分析,我们认为,这一情感结构和美学定位是一种现代悲剧文化。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过程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现代悲剧”,它的理论实质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九十年前指出的,即“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不可能实现”的历史悲剧。作为一个曾经沦陷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过程是一个艰苦而悲壮的过程,对于这样一个必然的、充满着悲剧性的过程,中华文化做出反应的方式和态度是特别值得注意的。从 1915 年李叔同改编并创作《送别》起,到 1934 年沈从文创作的《边城》,到1939 年冼星海和光未然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一直到 2019 年王小帅导演的电影《地久天长》,纵观中国现代化过程中重要的艺术作品,我们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到,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以十分特殊的方式对待现代化过程的“历史悲剧”。在此基础上的中国悲剧观念自然不同于古希腊和西方现代派戏剧中的悲剧观念。如果说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中有某种新的核心价值得以形成和发展的话,我们认为,这种新的核心价值就是在现代悲剧文化中产生并且不断发展起来的。如果说现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