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风 | 吉祥符号与乡村文化空间
2021/1/29 19:46:36
吉祥符号与乡村文化空间
作者:李东风
内容摘要:
乡村文化空间是具有系统化、整体化和生态化的综合体,乡村文化构成要素由物质性要素和非物质性要素组成,作为非物质的吉祥符号是乡村文化空间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具体表现为文化景观中的吉祥符号、文化场所中的吉祥符号和文化活动中的吉祥符号三个方面,因其具有的规律化、秩序化、程式化和审美化等特点,被广泛用于乡村文化空间,在民俗文化活中形成具有活化意义的符号。
关键词:乡村文化空间;吉祥符号;文化景观;文化场所;文化活动
 
乡村文化空间是具有系统化、整体化和生态化的综合体,乡村文化构成要素由物质性要素和非物质性要素组成,作为非物质的吉祥符号是乡村文化空间重要构成要素之一。传统村落和乡土建筑承载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民俗信仰、民间艺术、生存智慧、社会活动、文化景观等文化与精神要素,是组成中华民族传统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的重要遗产和遗存,载体之一就是文化符号。时至今日,许多传统村落和乡土建筑依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吉祥符号的价值和意义体现在整个乡村文化空间之中,保持着鲜活的文化生活和多样的文化形态。乡土艺术、乡土建筑与美丽的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交相辉映,成为人们寻觅乡愁、寄托乡思、抒发乡情的精神家园,且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和经济价值。
 
“文化空间”的最早提出者法国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伏尔认为,空间不是独立存在,是时空综合的,空间透过时间才有了意义,他强调时间和空间一体的重要性,空间要透过社会和历史来理解,反之透过空间解读社会和历史,他认为“社会—历史—空间”三者是辩证统一的。也就是说“文化空间”不是简单的物理学意义的空间,是社会学、历史学意义的空间。“文化空间”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都有关系。1997 年 11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将“文化空间”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有名词:“文化空间是具有特殊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表现。它是一个集中举行流行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也可定义为一段通常定期举行特殊活动的时间。这一时间和自然空间是因空间中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存在而存在。” 作为非物质文化的“文化空间”与乡村有着天然的联系,乡村文化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乡村文化空间是物质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乡村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故,乡村文化空间应理解为乡村所有历史遗存和活动空间。
 
韩念森将文化空间的构成要素总结为基本构成要素、活力要素和外部环境要素。其中文化空间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文化主体、时间、自然地理环境、建筑、空间、节点、工具等;活力要素即各种文化活动和理念,社会风俗、礼仪、传统手工技艺等;外部环境要素即影响文化活动和文化空间发展的因子,如传播媒介、政策导向、文化入侵、社会需求等。在这里我们从吉祥符号的切入点,理解吉祥符号是乡村文化空间的构成要素之一,认识文化景观、文化场所和文化活动中吉祥符号的价值。
 
 
 
一、 文化景观中的吉祥符号
 
文化景观是文化空间的物理属性,乡村中的各种物化形式景观都是文化空间的一部分,在这些景观中常常会有各种吉祥符号装饰,最常见的就是砖雕、石雕和木雕,俗称“三雕”。这些景观的使用功能本身就承载着传承文化的任务,如,民居、宗祠、戏台、牌坊、寺庙、道观、书院、作坊、廊桥等都会装饰有吉祥符号。大到建筑的整体构思就会体现吉祥文化,小到民居的窗格、廊桥的柱头、作坊的门头、寺观的脊兽等,都会用吉祥符号装饰。以会馆的戏台为例,作为情感记忆与精神寄托的吉祥符号载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