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一位人类学者,但在与朱阳的对话中,她毕竟还是一位母亲,她的这样一层特殊角色与身份,在本书中将会以怎样的面貌出现?读完书稿,我们在这部对话录中,还是看到了她作为一位慈母的清晰的一面。她对儿子朱阳的那种唯有母亲才会有的细心呵护、关心关爱,洋溢在全书的字里行间,浓得化不开。她想通过这部对话,记述儿子“成长的艺术”的历史,为儿子在艺术与学问上的求索心迹、“艺术的成长”立传,让朱阳那些正在形成中的有关艺术与文化或深邃、或惊世、或具体、或超然的思考, 予以表达、赋形,形成话语与观念,赋予逻辑与理论形态……有时, 她还试图表达自己曾经因为求学,在儿子少时对他关爱不够而心心念念的自责与愧疚;绘声绘色地描述她与儿子在一起的那些温馨幸福、充实甜蜜的时光;甚至刻意强调她从儿子那里所获得的丰富的启迪、灵感的激发。总之,她也在与儿子共同成长。

方李莉在伦敦参观博物馆 朱阳摄
 
毋庸置疑,这部书稿更为核心的主角是朱阳,一位典型的后浪艺术家。作为一位“85 后”,他有一个非同一般的家庭背景:1985 年,他出生在江西景德镇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一个艺术世家。他的母亲方李莉既是一位出色的学者,同时也是一位艺术家(她本科阶段学的是绘画,她在年轻时的绘画作品,曾经获得过规格较高的奖项)。如果提及他的父亲,其名字或许更加响亮——朱乐耕,一位真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陶瓷艺术家。而朱阳的祖父也曾是一位颇有成就的书画家。朱阳就诞生于这样一个具有多代传承的艺术世家,我认为这是从他呱呱坠地到从小开始学习艺术,直至今日成长为一位有想法、有追求的青年艺术家的最初的教育温床,这种潜移默化的家庭环境、艺术生态给予了他难以估量的、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出生于这样一个充满艺术气息与学问氛围的家庭,这对小小的朱阳的艺术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他在幼时即开始了系统专业的绘画学习与练习,以至于他在彼时的一些绘画习作,能够屡屡获得一些奖项;他能够任由自己的天性与想象,去画他心目中的“大将军”,等等。尽管如此,父亲与母亲彼时还都是有追求、有想法,以事业为重的青年艺术家与年轻学子,儿时的朱阳就不得不面对一个不同于一般家庭的挑战,即父母长期在外打拼,从事艺术的创作,去外地求学深造,而无法一直把他带在身边。因此朱阳只能长时段地与父母聚少离多,而与自己的外公、外婆一起生活, 在他们的呵护、关照、哺育之下一点点地长大。而这样一种独特的成长经历,从小即培养了朱阳独立自主、独立思考、特立独行的性格,也培养了他远远超出一般同龄人的坚韧的意志力与行动力。正因如此,我们在本书中能够看到,他在中学时,即独自去英伦读书;然后,一个人在英国考上大学。我们还看到,他在大学学习期间, 利用寒暑假,独自一人,骑行英伦三岛,又从中国首都北京一路骑行来到沪上;甚至在条件异常艰苦的中国西部,完成五省的骑行考察。而他完成西藏的骑行,无异于一次壮举!更主要的是,通过这种骑行,他实现了对自我的超越,而体验了一种时尚、超前、现代、运动的生活方式,并在这种骑行中,及时融入当时刚刚兴起的网络生活,一时竟成为骑行领域为人羡慕、效仿的“骑行侠”。

骑行风光 禹门口黄河大桥(2008年)

骑行风光 途径长武县亭口黑河大桥(2008年)
 
骑行的经历与体验,其实远超出了一项体育运动的意义,它催化了朱阳由一位在海外求学的学子蜕变为一位能够独立思考、自主行动、设计并实践自我人生计划的现代青年的“成人”过程。
 
于是,我们不仅看到了朱阳生理年龄、社会性格的成长,更看到了他对于社会、人生、历史、文化认知上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