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惠娣|读《成长的艺术·艺术的成长》有感
2021/1/29 21:03:41
读《成长的艺术·艺术的成长》有感
文|马惠娣
 
方李莉与朱阳是母子关系。妈妈是中国艺术人类学的领军人物,儿子是正“破茧成蝶”的青年艺术家。
据我所知,她们的《成长的艺术·艺术的成长——人类学者与青年艺术家的对话》(以下简称《对话》)酝酿了七八年之久,一直是在进行时。方李莉多次与我谈到,她的许多学术灵感来自与朱阳平日的对话。如今这本书正式出版也是水到渠成之事。
在这部《对话》中,朱阳是主角,妈妈是“新思想的助产士”。《对话》采用了苏格拉底的答问方式。对话氛围随意、自由,没有羁绊,可谓形散而神聚。
我认真地读了他们的《对话》,心生一种无名的激动与感动。
激动,来自朱阳在对话中所表达的对人性、文化、历史、未来所做的坦诚、真挚与敬畏的思考。古人云“抱朴守拙”“讷言敏行”,而“讷言敏思”更符合朱阳的品格和一贯的气质。
也许读者渴望知道朱阳的品格与气质是如何形成的,在我看来,有天赋秉性,也有一种天生的“另类”思想意志,让他走向曲径通幽。朱阳曾就读于北大附小、北大附中,学业中的数学、物理、生物等科目是他的强项。他从小对艺术世界充满了热爱,各种美术辅导班都难以提供他创作时所需的感动与激情,唯有在他五岁时参加的中央电视台儿童美术竞赛,在那场比赛中,他在拼接的画纸上临场挥毫的“大将军”让人印象深刻。他是那样地无拘无束、任意潇洒地完成了画作,并最终获得了江西省少儿绘画一等奖。这次经历为小小的朱阳种下了一颗“自由的种子”和“不羁的灵魂”。因此, 他刚考入北大附中,便独自踏上了英伦,放弃了在北大附中学习的机会而进入了英国的高中学习。
在英国,他就读于伦敦大学学院艺术学院,这个专业在英国排名前三,每届学生录取比例很小,朱阳依靠实力“金榜题名”。一方面得益于英国学校对人才遴选的“慧眼”;另一方面得益于朱阳长期扎实的学业功力。

伦敦大学校园夜景2010年
 
博大精深的英国文化艺术给了他极好的精神养料,助推了他对文化与艺术探究的渴望。与一般留学生不同,朱阳在八年留学期间, 其业余生活都是浸润在英国各类艺术馆、博物馆、图书馆,以及遍及伦敦之外的小城与田园。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呈现在技术世界里的艺术作品,让朱阳沉浸在对真相与真理、现实与虚拟、历史与未来、文化与生活、情感与故土、西方与东方等各种认知维度的逻辑链条的梳理中。
 
他在学业之外,还对天体宇宙、人工智能、复杂系统、博弈论等方面的知识感兴趣,这些广泛的阅读与学习给他增添了编程思想和计算思维的能力,让他心中的艺术世界绽放了更多梦幻般的图景, 自然地张开了想象的翅膀。也让我感到这是一代新人,与我们这一代学者有着不一样的知识结构。
 
每次放假归来,他都热情地参与母亲的艺术人类学田野考察工作。所达之处,会留下他眼中的人、人情、人性、乡土,以及混杂在一起的莫名纠结。他在苗寨拍摄的那张《躲在门缝里睁大眼睛向外看的小女孩》让他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在于虔诚与谦卑、纯真与善良;也让他对艺术的感性与理性有了重新的定位,更是启迪了他对跨文化探寻人性、社会、艺术的使命感。

长角苗的女孩们,2005年,朱阳摄
 
这些是他建构“通向未来的文化模型”的原动力。
 
用朱阳自己的话说,他“是在漂泊与迁徙中成长”。这也是让我激动的一个原因。“漂泊与迁徙”,在很多人看来,这是“无根浮萍”的人生状态——不定,游离,难尽人意。可是,之于朱阳, “漂泊与迁徙”,恰恰成就了他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