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精神格局。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阅读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人文社科书籍,丰富了情感,积累了理性,淡定了心迹,收获了学识。
 
激动,还在于朱阳在吸吮中西文化的过程中,秉持独立思考、独树一帜、另辟蹊径的探路理念,且不仰人鼻息,不厚此薄彼,不盲目崇拜权威。他在博览群书中培养了跨学科、跨地域、跨文化的思维方法,提升了他的审美情趣、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以及对未来文化描摹的能力。
 
我还激动于朱阳在成长过程中,他的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对他从小和“青春叛逆期”表现出的个性、特性、叛逆性所给予的尊重、理解、包容。不像许多父母将孩子的个性、特性,甚至将创造性、正当性匡正或扼杀在“萌芽”中。母子俩的对话持续了七八年,表明了母亲在聆听孩子的声音时,是一种平等的姿态、尊重的姿态、欣赏的姿态。教学相长,互为成长。母子《对话》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家庭教育模式,值得每一个家长照鉴内心,叩问与反思。
 
感动,是我阅读《对话》与朱阳《三维文化:通向未来的文化模型》两本书后一个快速的心理反应。什么感动了我?朱阳追求的艺术之路!
 
我不是搞艺术的,但艺术作为一种有形的和无形的形态,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打动人心,并与人产生情感与心灵共鸣,那是艺术的真相。尤其需要艺术家的精神境界与高超的自我创造之间完美的结合。

朱阳作品《中学宿舍的清洁工》,铅笔素描,2005年
 
我知道,艺术强调个体意义上的创造实践与审美性经验,虽然它的价值前提在于系统的知识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并通过审美及学养训练而实现向艺术家的转型。但艺术的领域并不着力学科意义上的规范,也可以不完全依赖于学科共同体所达成的群体共识。如此这般也必定会给每一个“化茧成蝶”的潜在艺术家增加许多选择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在这方面,朱阳有让我感动的特质——抱朴守拙、大道至简、讷言敏思。走自己的路,这既是他的艺术路径,又是他创造性思维的源泉。
 
在这两本书中,他多次反思道:在我们的教学中将艺术与哲学脱离于其他课业之外,这是令人难以接受的,即便是进步也是苍白的、僵硬的、粗鄙的、无法打动人心的。
 
我还感动于朱阳敢于以自己的方式挑战传统,质疑权威,带有些许狷介之品。立马让我想到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古训, 现在的人们又补上了一句“后浪被拍死在海岸上”,虽有点戏谑, 但也是一种客观规律。想不被“拍死”,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绽放思想的花朵。所以在读完朱阳的《三维文化:通向未来的文化模型》一书后,我即刻写下感言:
朱阳所著《三维文化:通向未来的文化模型》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探索人类文化的未来,不仅孕育了新知识的萌芽,也给了我们全新的方法论。这对我们习惯思维定式,习惯循规蹈矩, 习惯安稳“窠臼”的研究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启迪——我们不能总是“接着说”“照着说”“重复说”“引入说”。“三维文化模型”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描摹一个认知未来的文化图景, 更是对传统学术理念的拷问与反思。
 
这是在感动中的感性表达。说来很有趣,当我被感动后,我开始尝试着体会和欣赏京剧加摇滚的音乐,尝试着理解和欣赏毕加索的抽象画作,反思了过往的“拒绝”。
 
当然,朱阳与妈妈的对话,以及他的“文化模型”并不意味着完美,或是无懈可击,却值得我们去期许一位青年艺术家以铁杵磨针的精神探索文化的未来,至少他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认知路径。
 
我突然想起来,一百多年前,当德国的出版商打算出版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一书时,经同行评议后并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