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伽:花鼓灯舞鞋“衬子”制作的田野调查
2011/3/8 9:58:26

花鼓灯舞鞋“衬子”制作的田野调查
刘伽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摘 要:花鼓灯是包括舞蹈、锣鼓音乐、灯歌以及具有一定情节的后场小戏等多种表演形式的传统民间舞蹈艺术,“衬子”是花鼓灯改革前女角“兰花”表演时的重要道具,为了有效传承和保护民间艺术,笔者于2010年8月期间,前往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冯嘴子村,进行关于花鼓灯舞鞋“衬子”制作的田野调查,考察包括“衬子”制作的材料、工具及工艺流程。
关键词:田野调查;民间艺术;花鼓灯;舞鞋;衬子;手工制作
分类号:J722.212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9838(2010)04 0039 05

花鼓灯是包括舞蹈、锣鼓音乐、灯歌以及具有一定情节的后场小戏等多种表演形式的传统民间舞蹈艺术,根据《凤台县志》的记载:“花鼓灯,又名红灯,故事灯,历史悠久,从宋朝起就有了花鼓灯。主要流行在凤台,怀远,颍上一带,是一种优秀的民间舞蹈。”[1](395)北宋初期,社会相对安定,河南开封的汴梁城里,勾栏瓦舍中每天都上演着歌舞百戏,特别是每到元宵佳节,当时有一种被称为“合生”的载歌载舞的民间艺术,被普遍认为是如今花鼓灯的雏形。
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著名学者资华筠是舞蹈演员出身,在对花鼓灯进行深入研究后,她认为:“花鼓灯更具有宋文化的艺术特点,是宫廷文化衰落,散落到民间以后,相对繁荣时期的产物。”[2](32)
汴梁城下的惠济河、涡河蜿蜒流至安徽怀远县一带,于是汴梁城里的歌舞艺术也顺流南下,流传至淮河流域,花鼓灯应运而生。几经流转,至安徽凤阳人朱元璋开创明朝时期达到最盛。俗话说“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淮河中上游地区在历史上较少受到南蛮北狄等少数民族的影响,其民间文化中较好地保留了汉民族独有的艺术形态,花鼓灯的舞蹈动作和姿态中几乎不存在唐朝流行一时的胡舞成分,成为最能代表中国汉民族的民间歌舞艺术之一。同时花鼓灯保存了淮河两岸人民独特的生产生活画面和社会历史脉络,是淮河文化在舞蹈艺术方面的集中体现。
著名剧作家孔尚任在观看了花鼓灯表演后,有感于花鼓灯优美的舞姿和精湛的技巧,写下《舞者词》一诗:“一双红袖舞纷纷,软似花鼓乱似云,自是擎身无妙手,肩头掌上有何分。”[3](242)花鼓灯深受淮河流域男女老少的喜爱,是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已形成怀远、凤台、颖上三大流派争奇斗艳的局面。
花鼓灯包含四百多个语汇、五十多种基本步伐,舞蹈动作难度大,舞姿瞬息万变,花鼓灯运用丰富、系统的肢体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情节,动静结合,收放自如,极具观赏性。男角称“鼓架子”,手中的道具叫岔伞,所以又称“伞把子”;女角称“兰花”或“腊花”,手里总是拿着一条手绢和一把扇子。表演以舞蹈为主体,几人到十几人表演的集体情绪舞叫“大花场”;鼓架子和兰花的双人或三人舞叫“小花场”,包括基本套路表演和即兴发挥表演,有简单的情节和人物性格,主要表现青年男女谈情嬉戏的场景,是花鼓灯舞蹈的核心部分;“盘鼓”则是舞蹈、武术、杂技相结合的表演形式,同时具有造型艺术的特征;后场小戏则是一种歌舞结合的小歌舞剧。
花鼓灯表演的常用道具列举如下:
岔伞。伞象征吉祥如意,也意味着权力。饰红色和黄色伞衣,缀各色彩条,伞衣外罩五彩丝网,伞顶缀彩球或花,十分美观。宋朝时朝鲜人成伣等编的《乐学规范》中记载:“柄以竹之,朱漆,以片藤缠结,下端蜡漆铁桩,雕木头冒于上端,又用细竹一百个插于木头上,并朱漆以红丝束之,每竹端一寸许,裹以金箔纸、贯以水晶珠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