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这与花鼓灯岔伞的形状、做法十分相似。
折扇。解放前用纸折扇,现在广泛使用带绸边的折扇。
手帕。绸、布质的方巾,民间演出有时也用毛巾。
服饰上男装多以武术打扮,灯笼裤、扎腿、腰系板带,对襟中装、扎头巾(头巾为毛巾或布巾)、平底布鞋;女装以戏装为主,多为淮北农村姑娘服饰或当时农村新娘装扮,一般为斜襟、宽边大袖的红褂裤或百褶裙,包头,着油彩,顶球花,脑后扎长辫子,面部一般有勒子,戴遮脸羞,脚下踩衬子,只露假脚。“改革开放以后,花鼓灯服饰与现代民族舞蹈一样,趋于适应舞台效果和现代审美观念,得到长足发展。”[5](12)
1953年4月,由文化部举办的第一届全国民间歌舞汇演大会在北京举行,安徽民间歌舞花鼓灯是这次汇演的压轴节目。周总理在观看了花鼓灯表演后将其誉为“东方芭蕾”,这是因为花鼓灯表演中,饰演兰花的演员穿的舞蹈鞋与西方芭蕾舞有异曲同工之妙。
解放前玩花鼓灯的都是男性,女角“兰花”皆是男扮女装。由于封建社会妇女通常裹小脚,穿小脚鞋,男演员表演时为了体现这一特点便要穿上一种特制的舞蹈鞋进行跳舞。由于鞋小,脚的大部分踩在鞋后面伸出的木板上,俗称“踩衬子”或“挂垫子”,穿上这种鞋跳舞时只能用前脚掌蹬地,难度相当大。
冯国佩老人当年就最擅长演兰花,踩“衬子”扮小脚女人,正因为他男扮女装的精彩演技才得到“小金莲”的艺名。1949年著名舞蹈艺术家戴爱莲来冯嘴子村采风,冯国佩对花鼓灯进行了改革,把“衬子”去掉了,步法由过去碎小的“咯噎步”“软步”,发展了“上山步”“脚跟梗步”“大起步”等大幅度的动作,服装也由原来宽边大袖的清代装束改为时装。[6](39)这时女性也加入到花鼓灯演出的队列中,1953年进京演出时,便有女演员参加,并且不再踩衬子,从此开创了男女同台表演花鼓灯的先例。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原生态的蚌埠花鼓灯已濒临消亡,像冯国佩这样极具影响力的民间艺人都年事已高,民间艺术亟待有效保护和传承。怀远县文体局发掘和整理了花鼓灯舞鞋“衬子”制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因此,在2010年8月期间,笔者前往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冯嘴子村,进行关于花鼓灯舞鞋“衬子”制作的田野调查,考察包括“衬子”制作的材料、工具及工艺流程。
之所以选择冯嘴子村为调查地点,原因是该村在2005年被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和中国舞蹈家协会命名为“中国花鼓灯第一村”。冯嘴子村原归属怀远县,如前文所说,凤台、怀远、颍上被誉为三朵“兰花”,代表着花鼓灯表演的三大流派。从舞蹈特点上来说,怀远花鼓灯较为热烈奔放、大方洒脱,有一种大家闺秀的风范。怀远人冯国佩更是此中高手,现在掌握这种舞蹈技艺的人已经屈指可数了。
由于花鼓灯改革,“衬子”已经不再是必需的表演道具,如今的制作多作为工艺品展出。丧失了实用功能的“衬子”,审美功能大大提升,制作时更注重观赏性和装饰性。目前会制作“衬子”的师傅很少,根据县文体局的调查结果,如今能熟练制作的师傅不超过10人。在此次调查过程中,有的师傅出远门不在家,有的师傅生病不能接待,其中,调查最为详尽的,是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冯嘴子村的冯开皖师傅。
冯开皖本人也是一位玩花鼓灯的高手,是著名的“鼓架子”,他的大伯就是大名鼎鼎的花鼓灯老艺人冯国佩。冯开皖一家三口曾参加2006年第七届安徽花鼓灯大会,他们表演的站肩,高度和难度在淮河两岸无出其右者。冯开皖今年50岁,一家人在灯场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