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岸迁去的。但是,引起人们兴趣的是,他们中多数,并不是从北边直直地由石屏、建水、个旧过红河南迁的。他们中的多数,是从滇中到达元江后,由元江渡河顺哀牢山向东南迁徙而来。绿春的牛孔四大寨如此,红河县车谷的尼苏如此,大新寨、垤施、落蒙……等地的尼苏亦是如此。为此,大新寨与垤施一带的舞蹈与音乐,就与元江的舞蹈与音乐十分相近。而他们也都称今天的‘乐作舞’⑤为‘再比’(跳鼓)”。[1](32) “石屏乐作舞,俗称跳乐,流行于石屏县西北部彝族民间。一般在夜晚围篝火而舞。逢年过节或丧葬活动皆可起舞。祭龙必跳《大团乐》,丧葬必跳《罗诗扎德》(即踩尖刀草),舞时由四弦弹奏者领舞。动作有“顺脚、合脚、叉脚”三类。顺脚方向一致,合脚迈步不同,相互斗合,叉脚对跳或者擦背交换位置。彝语唱词,内容叙述爱情、劳动。曲调有快慢之分,旋律流畅,一气呵成。”⑥峨山塔甸等地彝族纳苏支系,喜跳民间圆圈舞“大娱乐”,其实这是汉语称呼,其前身也是“乐作”舞,即“拢总”或“咋啦卓”。有的汉人也把该舞蹈简称为“跳乐”或“duа35(当地汉语方言,意为“踢、跳”等)lo21。⑦是彝族民间“乐作”舞的一种汉语转译和他者表达。
“者波必”溯源
在滇南,彝族纳苏、聂苏两个支系分支以前,围圈跳鼓是一种原始的丧葬仪式舞蹈形式,叫“咋啦卓”(音“dα55lα55d21),“d21即“鼓”,后音变为“do21”。当时所使用的鼓应是彝族民间祭祀中毕摩、苏尼等神职人员常用的“d21”,即羊皮鼓、扁鼓一类。完整的“咋啦卓”,还加入了耍武练等武舞。后随纳苏、聂苏分支,月琴、三弦、芦笙等乐器出现,该圆圈鼓舞出现分离,形成“者比”(音“d21pi33”)、“者波比”(音:“d21bo33pi33”)和“乐作”“拢总调”(“lα55do21后音变为“lo21do21),即形成“跳鼓”和大娱乐前身“乐作”舞。前者后来又简化演变为“花鼓舞”,后者即在汉化程度较高纳苏地区称为“大娱乐”的围圈集体舞。“彝族‘跳乐’也称‘大娱乐’,彝语称‘扎拉作必’(即咋啦卓),或‘宰必’(即者比、再比)。其舞蹈特点是人数不限,时间不限,男女人数不等,围圈而舞。伴奏乐器多以四弦为主,有的地方也用小三弦伴奏。舞蹈的节奏感也强,曲调繁多,旋律优美,动作优美。曲调主要分为‘拢总调’和‘杂弦调’。舞蹈动作不大,但脚的变化频繁多样。其组合分为‘拢总’、‘顺脚’、‘合脚’、‘串脚’、‘穿花’、‘蹲乐’等。‘拢总调’动作比较简单,是学习跳乐入门的基本动作,也是跳乐的开场舞蹈,所以有的顺口溜说:‘会跳不会跳,先跳拢总调’。”[3](49-50)这在民国二年,峨山籍画家董贯之《古滇土人图志》之滇南石屏、建水夷民《临丧跳舞》风俗图可见一斑:
石屏建水土属夷民死丧不用棺,涂松烟屋舍狭小,就门前结松棚停柩其间,棚侧高悬纸桶钱阴络各一。亲戚至吊一牛羊做祭品,酒食自携,丧家并不招待,仅以来祭牛羊宰割分给。发引前夕,延青年子弟就灵前弹指跳舞,旁坐数人吹笛抚琴鸣锣击鼓以合之,以为是可慰死者之灵魂,尽儿女之义务。至发引,安葬含殓并不择忌时日,亦不寻龙选穴,是又较汉家之阴阳拘忌停丧不葬者,其尤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