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廖江波等:江西夏布绣的溯源与技艺考

[日期:2016-10-08] 来源:  作者:廖江波等 [字体: ]

江西夏布绣的溯源与技艺考

廖江波1李强2 杨小明3

(1.3.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上海 201600;

2.江西服装学院 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西 南昌 330200)

摘要:江西夏布绣是以绣底夏布命名的刺绣,由民间麻绣发展而来,在2014 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论文通过对江西夏布绣的历史追溯和当地渝州夏布绣坊的走访交流,揭示江西夏布绣的关键技术要点,归纳江西夏布绣的艺术特征。研究表明,在传承与发展中,江西夏布绣以夏布绣底与书画相融合,形成了粗中有细、醇厚典雅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江西;夏布绣;书画;技艺

夏布绣,是以绣底夏布命名的刺绣,名列中国28 大绣种之一。夏布指用精细苎麻纱线纺织的高支麻布,因其传热导湿快,出汗不粘身,夏季穿着凉爽舒适,故而得名“夏布”。江西省从古至今盛产夏布,省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收集了宜春万载县、上饶信州区、新余分宜县以及宜春袁州区四个地方夏布织造技艺。另外,宜春万载的夏布织造技术在2008 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江西新余恩达麻纺企业生产的夏布自2007 年至2015 年连续8 年位居同类行业全国第一,以此足见江西夏布的产业地位。作为夏布布艺的延伸品,江西的夏布绣在国内也是颇具盛名。2014 年,江西新余夏布绣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夏布绣是江西省的一张文化名片,但对江西夏布绣的研究多是记者采访报道,夏布绣的源头与其技艺特征介绍浅尝辄止。介于此,笔者通过查阅资料,走访江西渝州夏布绣坊,探访夏布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小红女士,以追溯江西夏布绣的源头,揭示它的关键技术要点,归纳其艺术特征。

一、江西夏布绣的追溯

(一)江西夏布历史的追溯

夏布绣由苎麻纺织的夏布作绣底,江西省先民有着种植优质苎麻和利用麻纤维的悠久历史。

苎麻有“天然纤维之王”之称,主要产地分布在中国,国际上称苎麻为“中国草”。相对其它麻类作物,苎麻脱胶后色泽洁白、材质柔和,其原皮中纤维素含量高,可纺精干麻比率高,纺织性能优良。春秋战国时期,历史上江西的古越先民就开始懂得在麻布上印花了。1979-1980 年,在鹰潭市贵溪龙虎山悬墓中发掘出大批的殉葬文物,其中包括5 号和11 号墓中出土的苎麻印花布,据中国纺织科学院经C14 年代测定为2600 年左右,是迄今发现的最早印花布。[1](50-53)江西省是优质苎麻的主要产地之一,所产的优质苎麻布曾作为贡品上贡朝廷。江西新余的《分宜县志》记载:“分宜自唐始,‘岁贡白苎布十匹’。宋时,袁州知府的进贡表曾称:‘袁郡之邑,向进苎布,今俱归分宜督办’。”[2](73)1997 年分宜被农业部授予“夏布之乡”的美誉,袁州今为宜春市管辖区,与分宜毗邻。清代江西省内的夏布贸易繁荣,清朝《万载县志》载:光绪三十三年,产额达一万八千担,全县有一千多家大中作坊生产夏布。[3](58)江西夏布以质量取胜,清代黄厚裕在《种苎麻法》中描述:“豫章织绩苎麻甲天下”。[4](26)江西省因唐时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汉高帝时曾设豫章郡,郡治现江西省会南昌。优质的苎麻夏布,悠久的文化历史,为江西夏布绣孕育提供了物质与文化的土壤。

(二)江西夏布绣由来的追溯

江西人也称夏布绣为赣绣、麻绣,它根植于麻绣绣活之上。在人类文明的伊始,先民就开始在服饰上刺绣花纹。《易经·系辞下》记载:“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5](38)黄帝定衣服之制,示天下以礼。在服饰上画绘纹样,构成了礼的重要表现范畴。《尚书·益稷》所载十二章服:“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绘,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绣,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6](12)《周礼·考工记·画缋》称: “画缋之事……五采备,谓之绣。”[7](97)春秋时期,在服饰上刺绣开始盛行,在布与帛上皆可刺绣。周代在细葛(布)上绣花称絺绣,在丝帛上绣花称文绣,汉代在汉帛上的绣花才通称刺绣 。[8](764)张小红女士认为麻布上绣花的夏绣,可能起源于北宋时期。据她推测:第一种可能,宋元以后,麻纺的主体地位让位棉纺,棉纺的面料适合一年四季穿着,开始成为主要的服饰面料,而麻纺的布衣因适宜于夏季穿着,开始有夏布之称,麻绣也开始称“夏绣”;第二种可能,在北宋时期,以名人书画为题材的美术刺绣勃兴,正是这股风潮,在民间的麻绣基础诞生了夏绣。可以肯定的是,在北宋时期麻绣开始分化,形成出以名人书画为主要表现题材,有正统之美的夏绣,和以民间审美趣味为题材,有“俗”文化之称的麻绣。在今天,江西人习惯于称手工麻布为夏布,因而无论以上哪种形式的绣皆称为夏绣。

(三)江西夏布绣功能的追溯

江西夏布绣经历由礼仪、实用与美观到进入装饰性美术型刺绣行列。江西夏绣在民间有广阔的生存空间,心灵手巧的绣娘除了在夏布服装上刺绣之外,也在用夏布制作床单、蚊帐、枕巾、手帕、香囊、褡裢以及口袋等生活用品上刺绣。民间刺绣,一方面可以让麻布更加厚实耐用,减少织物磨损,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其观赏性。根植于民间的夏绣内敛而朴实,众人相附、代代相传。民间夏绣题材贴近民间装饰,多为喜庆婚嫁、生儿育女、祈富增寿之类的图案,以此来表达吉祥宝贵、事事如意等美好的祝愿。[9]它的绣底多采用麻布的本色或是用土靛青染底色,色彩朴实。[10](48-51)夏绣作为一种传统女红,处于自给自足的模式中,而尚雅的美术型夏布绣,普及化程度不高。到了20 世纪80 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机械制品开始逐渐取替传统手工艺品,民间刺绣家庭式生产模式的解体,让夏布绣的发展进入低谷。可喜的是近十年来在夏布绣的传承与发展中,江西人赋予夏布绣新的生命力,在以民间夏绣工艺的基础上,吸收苏绣、湘绣等绣系手法,发挥夏布绣底特色,用绣针描摹名人书画,从而让夏布绣重新在传统美术绣的范畴内崛起。

二、江西夏布绣的技术要点

渝州绣坊由张小红女士兴办,是一家以弘扬夏布绣为主的文化产业企业。张小红女士向笔者介绍了夏布绣的关键技术要点,并在企业绣娘的指导下,笔者尝试了夏布绣的绣制。夏布绣分为绣底处理、设计绣稿、上棚、过稿、刺绣、后整理与包装等若干步骤,在此归纳其技艺的关键要点。

(一)夏布绣底的处理

俗话说“麻布绣花,底子太差”,制好绣底是夏布绣的关键一步。绣坊在麻纺企业产品中选

择或定制高支、色泽柔和、纹理疏密有致的夏布作绣底。夏布材质粗糙、质地硬实,需要对前序的纺织和后序的整理把关。前序,苎麻纺织成夏布,需经过割麻→刮麻→脱胶→绩麻→晒麻→刷浆→织布→清洗→漂白等多道工序完成,每道工序都需要高质量的要求,方可纺织精细的夏布。后序,江西夏布企业同地方农户签订收购合同,将收购的麻纱或手工夏布,通过浸酸→碱液浸渍→水洗→酸洗→水洗→脱水→晾干,这样一个碱煮法工艺流程脱胶,达到软化后方可卖给绣坊。而要绣制仿真度高的艺术作品,绣坊还需对夏布进行后整理,使夏布表面平整光滑、质地柔软。以前,民间夏绣绣娘会采用传统办法,将夏布放置在木甑下蒸,通过水蒸气进一步脱掉夏布麻纤维中胶质和可溶物质。蒸后取出清洗晾干,叠放整齐,用洗衣服的硬木棒槌捶打,使之达到平整的定型效果。渝州绣坊的专业师傅将夏布浸泡在70℃左右的草木灰水中约两小时,后取出,温度降低后,人工揉搓、捶打。后将夏布裹覆在20 千克滚筒表面,来回滚压4-6 分钟,以达到平整的效果。

(二)设计绣稿

在市场的推动下,夏布绣绣稿由过去的质朴动植物、几何图纹、人物、民俗风情、生活器物等,向观赏性的美术型刺绣转化。渝州绣坊的夏布绣稿以书画作品为主,作品多为江西名人书画家的创作具有江西地域特色,且有较高的艺术水准。选择绣稿时需要有经验的绣娘估测在刺绣过程中的难易程度与最终效果,并决定最终取舍。近几年渝州绣坊在夏布绣题材开发上发力挖掘,设计了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名人文化、地域山水一系列原创题材,旨在突破以描摹名人书画为主的单一局面。

(三)上绷

夏布绣绷架分为架式卷绷与小型手绷两种。卷棚由木条通过榫卯结构连接,可伸缩木条控制绣底的长短。卷棚上绷时,先将多余长度的面料卷起,后用压条嵌入轴中的条形槽中,然后将木楔插入木条预留的榫眼中固定,宽边则穿入粗棉麻线张紧绷在木架上。手绷选择弹性良好的竹篾片弯曲成大小两圆圈,在接头处通过螺丝扣大圆圈固定,将小圆圈嵌入里面,微调螺丝扣,调整小圆圈的松紧度。像宋代小品绘画这样类似的作品可用手绷绣制,用来做小屏风或是家纺装饰配件等。手工夏布容易卷曲,棚架时要保持绣片平整,张力均匀。另外要注意,夏布经纬稀,用力过大会让绣面留下空隙,同时张力取消后,会导致绣脚不平整,画面不美观。

(四)过稿

过稿的方式,可以直接描摹、复印或电脑喷绘。江西夏布绣采用复写纸上稿的方式。首先,将选择好的图案,复印放大到绣底的大小方圆。然后,将复印好的图案放在绣底上面,在复印图案和绣底中间铺上复印纸。再在复印图案上,选择与图案颜色不一样的描线笔,将图案轮廓一一描绘出来,描绘的轮廓会通过复印纸显示在绣底上(见图1)。最后,进行调整,把绣底上不清晰的线条重新描摹,把错误的线条修改过来,同时也可以对画面进行适当的再加工处理。在传统的小件麻绣中,多用剪好的花样直接敷在绣底上。而描绘仿真度极高的作品,需要把图案上的轮廓和色彩都画上去(见图2),同时在绣的过程也要仔细参考原作。精细的夏布绣,在色彩层次过渡上甚至可以超过原作。

(五)刺绣

江西夏布绣的绣线选择棉质线、丝质线、合纤线、绒线等,线可分劈,可合股也可多色拼合,施以不同的针法,可以满足不同的绣品要求。绣针选择类似的苏绣绣针系列,针身均匀,针尖略钝,鼻头略粗。夏布因经纬线密度不及丝帛,甚至难以达到细棉布的密度,采用南方一般用的细羊毛针,易伤手。绣法上的革新是江西夏布绣崛起的主要因素。麻绣最奇特的十字绣挑花技法,按平纹织物的经纬作横竖十字挑花。先从麻布中间起针,针线在麻布上来回穿刺,根据经纬线用十字花组成。[11](204)夏绣因追求逼真的艺术效果,在技法上除十字绣外,还融合多种绣法,包括平绣、扭绣、结绣、变体绣等。针法运用上追求虚实远近,主题的东西精细描绘,背景善于借用夏布绣底的颜色和肌理,施以虚针。在这里以两副作品管窥其针法特点。在图3 中,在绣制明眸的眼睛时,利用湘绣的游针技法达到传神效果。用松针、斜平针、拗掺针描绘松枝树木。在描绘服饰时,以平针为主,用直掺针,一针多丝多线,使色泽过渡和谐又不失变化。在图4中,利用平针、犬牙针、小交叉针、套针等多种针法,表现远处烟雾迷蒙的山峦。用长短针的乱针绣法,来描摹草地山坡,表现微妙的色彩和层次。

渝州绣坊在传统绣法的基础上也积极探索适应夏布质地与肌理的技法,形成夏布绣的独特绣法特征。张小红女士介绍:夏布质地硬朗,绣线在布上穿刺时,容易出现挂毛、拉毛、断线。为了克服这一缺点,通过适当缩短绣线长度,采用压线锁针的方法解决。夏布肌理粗糙,在表现人物面部表表情上,借鉴苏绣的层叠绣技法,将丝线进行绩接或分劈,采用合绒、一绒、半绒的方法形成粗细多变的绣线。合绒描粗轮廓,一绒铺底,半绒出色,精细的细节采用多次分劈的丝线描绘。

(六)后整理与包装

在刺绣完成以后,由于夏布毛羽多,外表粗糙,需要对夏布绣面进行热烫熨平。刺绣成品不可放在潮湿的地方,也不可放在阳光下暴晒,防止夏布肌理与色泽变化。刺绣好的作品,应该尽快进行包装。绣件有需要滚边或装配的,滚边或装配物需与绣件配合,色彩要与绣件内容相协调。[12](155)

三、江西夏布绣的艺术特色

近十余年来,江西夏布绣基于民间麻绣绣活的基础上,发挥夏布绣底的风格特征,形成以名人书画为蓝本,集诗、书、画、绣、金石为一体的美术刺绣,开始走上商业化的道路。

(一)绣布材质所呈现的艺术特色

同丝绸面料相比,夏布质地粗犷,经纬分明,夏布绣传达一种原始、质朴的岁月沧桑感。材料是刺绣艺术的载体,材料的变化必然导致艺术风格的变化。[13](127-130)江西夏布绣的绣底采用江西本土种植的苎麻作为纺织原料,它有原始自然的纤维的本色。纯麻纺的夏布随苎麻纤维中残胶率的减少颜色由棕色向蛋黄色、白色过渡,精仿的夏布颜色则呈现白色。由于腊胶质的存在,夏布布面会有色斑。苎麻纤维初始模量大,夏布绣强度高。苎麻纤维中含有天然抑菌分子,使之相对丝或棉作为绣底的刺绣,防霉变、防虫蛀能力强。另外,同丝绸的娇贵相比,夏布绣易于保存。

(二)夏布绣与艺术作品相结合

江西夏布绣作为一项文化遗产,立足于转向以描摹名人书画为主的艺术性刺绣。江西夏布绣在选择形式上多样,山水、建筑、花鸟、虫鱼、人物或民俗风情,但侧重江西名人书画作品或有江西风情特色的作品为主。在作品的效果上力求达到同摹本逼真的效果,追摹原作的笔墨线条、色彩浓淡,营造文人书画的意境或是院画风采气韵。书画作品同夏布绣底相结合,可与绣底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江西夏布绣善于借助夏布绣底的质感和色泽(见图5),有意留白,注重线条,弱化色彩,在线迹间若隐若现夏布古朴的肌理,以达到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深远意境。刺绣作品的效果,既取决于绘制的图样,又取决于针法、丝线和绣底的肌理,江西夏布绣立足于这一思路转型。

四、结论

江西盛产优质苎麻,品质优良的苎麻布也称之为“夏布”,它是夏季的服饰必备品。民间绣娘在夏布上的刺绣古朴醇厚,其具有实用与艺术的双重功能,传承千年。夏绣作为夏布之乡的一种民间女红,21 世纪之前,从未列入中国刺绣的正史。[14](51-54)推测北宋时期,江西麻绣分化出一种以书画作品为主的美术绣,作为夏布绣尚“雅”的肇始。但江西地理位置历代远离中央集权中心,夏绣仍以民间“俗”文化为主导题材。在现代机械制品对传统手工的冲击下,江西夏布绣开始走向转型之路。在传承与发展中,江西夏布绣娘赋予夏布新的面貌,开始脱离实用价值走向纯粹的美术工艺刺绣之路,且按质论价。在技艺特征上,江西夏布绣立足于传统麻绣绣活,融合多种刺绣技法,结合夏布绣底古朴醇厚的质料特色,以书画表现的形式,形成粗中有细、醇厚典雅的艺术风格,强化了艺术欣赏的功能。江西的夏布绣有传统文化之魂、地方特色之形以及现代工艺之本。

 

参考文献:

[1] 李科友, 刘伟中, 程应林等. 贵溪仙岩发现春秋战国崖墓[J]. 福建文博, 1980(2).

[2] 分宜县志编修委员会. 分宜县志[M]. 江西: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0.

[3] 万载县志编修委员会. 万载县志[M]. 江西: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0.

[4] 黄厚裕. 种苎麻法[M]. 张勋, 较. 北京: 商务出版社, 1930.

[5] 苏勇. 易经[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6] 王闿运. 尚书大传补注( 卷1)[M]. 北京: 中华书局, 1991.

[7]杨天宇.周礼注译[M].十三经注疏标点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8] 梁白泉. 国宝大观[M]. 上海: 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

[9] 王帆. 夏布绣的起源、发展与未来[EB/OL].(2014-08-18) [2016-03-16] http://news.newsxy.com/2014/0818/199973.shtml.

[10] 吴艳, 洪文进, 沈雷. 八都麻绣的文化技艺特征研究[J]. 毛纺科技, 2014, 42(12).

[11] 李桂安. 八都麻绣的技艺和特点[J]. 大众文艺,2009(07).

[12] 李宏复. 中国刺绣文化解读[M]. 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5.

[13] 许凡, 徐青青. 湖南湘绣艺术特色研究[J]. 美术与设计(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2008(06).

[14] 刘慧, 宋青勇. 夏绣产业发展研究[J]. 新余学院学报, 2015(02).

 

The Roots and Skill of Jiangxi Grass Cloth Embroidered

LIAO JiangBo1,LI QIANG2, YANG Xiaoming3

(1. 3.College of Textiles, Donghua University, Shanghai 201600, China;

2.Jiangxi Culture Art Science Research Base , Jiangxi Institute of Clothing Technology, Nanchang 330201, China )

Abstract: Jiangxi grass cloth embroidered is named the grass cloth embroidered of embroidery ground, from thedevelopment of folk ramie embroidered, selected national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representative projects listextension project in 2014. The paper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trace of Jiangxi grass cloth embroidered and local Yuzhougrass cloth embroidered workshop visited and communicated, reveals key technology points of Jiangxi grass clothembroidered, inductive Jiangxi grass cloth embroidered skill of characteristics. Research shows that in the heritage anddevelopment, Jiangxi grass cloth embroidered with grass cloth embroidered ground and the integration of calligraphy andpainting, formed the crude and refined, mellow and elegant artistic style.

Key words: Jiangxi; Grass cloth embroidered;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skill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ixj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