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rss订阅 手机访问 
理论研究
“本土化的现代性追求:中国艺术人类学导论” 这一课题,于 1997年正式开始研究,1999-2000年申 报入选复旦大学文科科研“三年行动计划”和上海市 教委“曙光计划”,2002年由国家社科基金立项。
日期:11/22/2013 13:13:42 作者:郑元者
洪 颖 (云南大学 人文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摘 要 :国外艺术人 类学研 究的滥觞期大致可上溯到 l9世 纪中后 期,与作为其主体学 科的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历程联 系密切 。西方学者在人 类学视野、理念指导下所进行的艺术研 究按照其立...
日期:11/22/2013 13:09:35 作者:
[摘要]现代美学不是一个孤立的学科,但它却没有尝试运用人类学的任何方法。 尽管人类学会偶尔的试探接触,美学确依然保持对它的疏远和冷漠。但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很长时间。现在可以完全肯定地说,美学研究正在逐渐转向人类学。这不仅由于越来越多的收...
日期:11/21/2013 13:14:43 作者:格罗塞
摘要:19世纪晚期,德国学者格罗塞认为新兴的人类学领域能够为美学和艺术理论研究提供一种支撑。格罗塞在1891年写出的《人类学与美学》一文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人类学不仅能否提供非欧洲文化中的经验性数据,而且还给出了具有阐释力的语境性的和跨文化的比较视角。格罗塞回顾了丹纳、杜博斯、赫尔德等人的研究,他们都曾将人类学材料和视角应用于艺术理论和美学的研究之中。
日期:11/21/2013 13:09:24 作者:范丹姆
2013年10月25日至28日,“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泉城济南山东大学召开,这次研讨会由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主办,《民族艺术》杂志社协办。大会共收到论文150余篇,并有来自大陆各省区以及荷兰、法国、日本、新加坡等国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盛会。
日期:11/21/2013 13:04:58 作者:梁羽
魅惑的技术与技术的魅惑 【英】阿尔弗雷德·盖尔 文 关祎 译 内容提要:人类学研究回避且缺乏对艺术的研究,真正发展艺术人类学便必须要将之建立在方法论庸俗主义的基础之上。艺术应归属于技术体系之中,作为“制造之物”是它的基本特质,然而魅惑性又是技术实践活动过程所固有的特性,因而艺...
日期:11/12/2013 09:36:18 作者:阿尔弗雷德·盖尔
人类学艺术研究对于人类学学科的价值与意义 王建民[①] 内容提要:本文重点讨论人类学在艺术领域的研究实践对于当代人类学理论与方法论的发展可能具有的学术价值。作者主张,在艺术人类学的探索中,有必要增强理论和方法论的深切关怀,一方面避免艺术人类学研究沦为附庸风雅的操演和自视清高的炫耀,一方面摆...
日期:11/10/2013 19:59:59 作者:王建民
2011年6月,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组建了“当代文艺批评中心”。组建这个批评中心,是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第一,最近几年,中宣部、文化部领导一直强调需要加强健康科学的文艺评论,但是现实中的状况并不尽如人意,我们希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点工作;第二,当前文艺界不断涌现新的文艺...
日期:11/07/2013 22:06:30 作者:李云雷
摘要:目前,大多数文科学术论文的作者尚未真切认识到摘要对于论文传播的重要性,很少去精心筹划摘要的布局谋篇。其实,在“底线要求”上,文科 学术论文摘要的撰写必须遵循两个基本原则:第一,从“独立性”看,摘 要是第三人称的客观叙说,务必杜绝“作者认为”、“本文认为”之类的 主观陈述;第二,从“自含性”看,
日期:11/06/2013 17:22:38 作者:杨海文
匈奴的艺术与考古学在俄罗斯的新发现 (俄)瑟格瑞·米涅瓦 著 瑞雪 译 戈思齐 校 (俄罗斯科学院物质文化与历史研究所,俄罗斯联邦圣彼得堡199155) 关键词:匈奴艺术;考古学;新发现
在公元前三世纪晚期至公元前二世纪初期,以匈奴人(亚洲匈奴人)为首的强大游牧部落联盟在中亚的东方版块...
日期:10/07/2013 10:11:37 作者:瑟格瑞·米涅瓦
摘 要:形为物象,神为心智,气为传通。形、气、神三通是人类社会本然。“艺”是对于形物的美学驾驭,“艺”重“韵”, 让“形韵”、“气韵”、“神韵”自由流淌,交响...
日期:10/07/2013 10:10:32 作者:纳日碧力戈
[摘要]法国人类学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在世界人类学发展过程中,社会学年鉴学派、结构学派等都曾对世界人类学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经过百年曲折发,法国人类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较完备、有自己特色的学科,在理论上有许多新创造、新突破和新建树,如今仍以独特的理论体...
日期:09/23/2013 12:45:47 作者:钟鸣
摘要:美学界对六朝人物的研究大多是综而言之,往往抹除了六朝人物的丰富性及差异性。六朝时期有三种典型的人物:第一种为玉人型,以何晏、夏侯玄等正始名士为主,西晋名士多有继之者,此类人物偏重于外在形象和高贵...
日期:09/17/2013 23:19:02 作者:李修建
摘要:哲学家和民族学家恩斯特·格罗塞在1891年就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人类学能够解决美学中的一些最为基本的问题。他提出,只有使用人类学的经验性数据,以及语境和跨语境视角,审美偏好的普遍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才能很好地得以解决...
日期:09/13/2013 22:21:24 作者:范丹姆
迈克尔·赫茨菲尔德,生于1947年,英国籍,美国哈佛大学资深教授。1969年求学于牛津大学并获社会人类学博士学位。1991年正式加盟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并担任该校皮博迪考古学和民族学博物馆欧洲民族学分馆馆长,也曾担任现代希腊学研究学会和欧洲人类学学会的主席。迄今为止,赫茨菲尔德共出版专著10部,发表论文100...
日期:08/29/2013 09:44:50 作者:
内容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