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陈剑、刘育池:禾库剪纸与踏虎凿花的差异性分析

[日期:2014-12-22] 来源:《装饰》  作者:陈剑 刘育池 [字体: ]

禾库剪纸与踏虎凿花的差异性分析

TheStudyonDifferencesBetweenPaper-cutinHekuandinTahu

陈剑刘育池

摘 要:用于刺绣底稿的剪纸,在湘西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作为该地区传统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女红传统是禾库剪纸和踏虎凿花共同的文化渊源,生产性质和服务对象民族属性等方面的区别,导致二者在花样品种、表现技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关键词:禾库剪纸、踏虎凿花、湘西苗族剪纸

基 金: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3YJC760006)成果之一,获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

湘西地区的剪纸主要用于刺绣底稿,多称为“剪花”,除了如禾库剪纸用剪刀铰制外,也有如踏虎凿花以刻刀雕琢镂空的,因此又称之为“扎花”或“锉纸”。从地理分布来看,湘西剪纸主要以凤凰县和泸溪县为中心,并向周边的麻阳、沅陵、吉首、花垣等地扩散。其中,禾库、踏虎分别作为两县剪纸群落的核心区域,既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又由于种种原因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一、女红传统是禾库剪纸与踏虎凿花共同的文化渊源

湘西地处武陵山脉东麓,整体地势由西而东渐缓,世居于此的苗族在历史上依地势形成了西南高山台地的“生苗”区和东南河谷丘陵地带的“熟苗”区。其中,位于台地的“生苗”区平均海拔在900米左右,地理的封闭使其较好的保留了较为原始的苗族文化;丘陵地带的“熟苗”区平均海拔普遍在500米以下,历史上与汉族交往甚密,形成了与“生苗”区有较大区别的地域文化。从地图上看,凤凰县禾库镇和泸溪县踏虎村正处于这两片区域的中心(图1),均保留了具有各自特色的剪纸工艺。

从民俗文化的考索来看,湘西流行的女红尤其其中的服饰刺绣文化是禾库剪纸与踏虎凿花共同的渊源。由于当地的刺绣面料一般以靛蓝染就,较之墨笔勾绘,在深色面料上糊以白纸剪制的花样,无疑更加醒目和实用,因此它们“作为刺绣的底样,在服饰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出于为绣女提供最大程度方便的考虑,剪纸艺人在完成一个花样边沿铰制的工作后,还需要以剪刀、锉刀和锥子在花样的关键部分分别以剪、刻、扎等技法表现线路和针孔,以提示相关图案的绣法和重点表现区域(图2),也彰显了禾库剪纸与踏虎凿花的共同之处。苗族本土学者石启贵20世纪30年代为中央研究院所聘在湘西苗族地区进行的实地调查资料显示,剪纸“用顶贡纸或白报纸二三十张,齐订成帙,并先用笔勾画影子,或用花贴做胚子,一同粘在纸上面,左手执纸,右手执剪,依照影子或胚子沿边剪之……今已文明,科学进步,有不用剪,而用刀钻较便而速……用薄片尖锐钢刀一把,照画影上或花胚子边缘钻之,一次可钻五六十张至百张,较之剪法,便利数倍”。可见,凿刻是随着时代变化从“剪”法中脱胎而成的。从这一特征来看,处于“生苗”区的禾库剪纸显然比踏虎凿花具有更加原始的意味,而处于二者之间凤凰山江镇一带的剪纸也是以凿刻为主。这一从“剪”到“凿”的地域衍化过程,既说明了它们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又印证了“熟苗”区对“生苗”区即踏虎凿花对禾库剪纸的影响。

二、禾库剪纸与踏虎凿花差异性的基本特征

从禾库剪纸与踏虎凿花的基本特征来看,二者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具体花样品种的区别和表现技法的区别两个方面。

1、品种的区别

尽管禾库、踏虎均地处湘西,在服饰上也有较多的交叉重复,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表现在作为刺绣花样的剪纸上则更加明显。由于剪纸作品多用于刺绣花样,当地一般将不同品种的花样以“某某花”命名。田野调查和相关文献资料显示,湘西苗族剪纸花样一般包括围裙花、衣边花、鞋花等在内的成人服饰纹样,帽花、围脖花、背裙花等在内的儿童服饰纹样,以及枕头花、帐檐花、飘带花等在内的日用物品纹样。在这些花样中,飘带花少见于禾库剪纸,在两地均有花样中,具体尺寸虽大同小异,却也有如背裙花区别甚大者。背裙花呈倒三角形,是装饰儿童方形背带上沿的花样。踏虎所见背裙花多为长约33厘米左右的近等边三角形,而禾库剪纸中的背裙花则多为高40厘米、底边70厘米左右的等腰三角形(图3)。由于大小的差异,踏虎的背裙花图案多为不对称的适合纹样,禾库的背裙花则均为左右对称的图案。

2、技法的区别

如前所述,“剪”、“凿”分别作为禾库剪纸和踏虎凿花的主要技法,对工具材料的要求不尽相同,也是二者最为显著的差异之一。禾库剪纸的工具较为简单,一把尖锐的小剪刀便足以应付铰制过程中的所有技术问题。踏虎凿花则除了锉刀以外,还需要准备蜡板、粉袋、锥子等工具。禾库剪纸在制作时以纸钉将6-8层普通白报纸装订在一起,“左手执纸,右手执剪”完成剪纸过程。踏虎凿花则一般选用较薄的顶贡纸或糯米纸,以纸钉装订数十层,为防止揭开时相互粘结,每隔2-3层纸需以粉袋平涂一层滑石粉,再将订好的纸垛置于蜡板之上以锉刀凿刻。由于两种技法在操作过程中会出现手对纸垛的不同影响,纸钉在禾库剪纸和踏虎凿花上的位置也不一样。禾库剪纸的纸钉一般订于图案之上,即铰制过程中剪去部分并无纸钉(图4);而踏虎凿花除了图案边缘需要为数不多的几颗纸钉外,其余纸钉全部钉在正式图案之外,即凿刻过程中会将固定纸钉之处一一凿去(图5)。凿花选择这种纸钉装订的不同方法,一方面是因为凿刻过程不会对主体图案有所损坏,另一方面也便于最后阶段超薄纸张的一一揭开。

此外,“剪”、“凿”两种技法还促成了不同的剪纸艺术风格的形成。从造型艺术的角度来看,禾库剪纸的线条凌厉,具有明显的“刀味”,因此呈现出清新、细腻的面貌;而锉刀对纸具有更强的可塑性,往往将纹样表现的更加圆润和细腻。

三、禾库剪纸与踏虎凿花差异性的根本原因

禾库剪纸与踏虎凿花存在差异性最根本的原因是由其生产性质的不同导致的,并进一步造成各自服务的区域、对象也不一致,二者在技法、品种、纹样、风格等方面的差异也便理所当然了。

1、生产性质的不同

根据现有相关材料和田野调查中对禾库剪纸老艺人的采访得知,她们的祖辈在刺绣时是通过“画”的方式进行绣稿的绘制的,后来受到走乡串寨的外地货郎销售纸花样的启发,开始以购买的现成图案或祖辈代代相传的刺绣实物作为底稿剪制花样。由于方便快捷,作为刺绣花样的剪纸在当地逐渐推广,其中的佼佼者亦形成专业性的技术,可以兼为周边不擅于此的亲友提供服务。禾库排云村老艺人吴香英的外婆年轻时以在赶场时卖“画布”挣钱,是远近闻名的“花娘子”,从其外婆到吴香英本人,历经三代完成了从“画花”到“剪花”的过渡。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出,保留传统较为浓厚的禾库剪纸属于自产自销的生产性质,至多只在本地赶场时售卖以满足十里八乡的市场需求,因此以“剪”为技法,一次加工6-8张花样,也足以应付所需。

与禾库地处高山台地的地理位置不同的是,位于泸溪、凤凰、麻阳三县交界地的踏虎,自古以来便是由汉族地区进入西南苗族地区的必经之路,更有部分世居于此的踏虎人以剪纸为业,并深入百里之外的“生苗”区,以兜售剪纸花样为生。沈从文先生曾经写道:“他们数十年如一日,把生产品分散到各县大乡小镇上去。丰富了周围百余里苗汉两族年轻妇女的生活。它的全盛时期,一部分生产品还由飘乡货郎转贩行销到川黔临近几县乡村里去,得到普遍的欢迎。”据生于1923年的踏虎凿花重要代表人物黄靠天回忆,其祖辈都用剪刀,加工速度慢导致经济效益有限,后来在民间纸钱凿刻的启发下开始了凿刻花样的尝试。前述石启贵在1940年所著遗稿,也表示“今已文明,科学进步,有不用剪,而用刀钻较便而速”,由此可见,凿刻技术是在剪铰技术基础之上形成和发展而来的。与禾库剪纸一次加工6-8张花样的数量相比,踏虎凿花一次可加工数十张,根据笔者所藏凿花老艺人黄生堂未完成的纸垛来看,所叠纸张多达40层,也间接说明生产性质的不同所导致禾库和踏虎两地剪纸技法差异性的根源。

另外,由于禾库剪纸多用于自产自销,剪纸能手也都是在自己绣花之余练就的本事,因此剪纸艺人均为女性。而踏虎凿花需要走乡串寨贩卖,其间路途的艰辛和凶险使得凿花艺人以男性为主,并由此形成“传男不传女”的传承习俗。

2、民族属性的不同

一如前述,禾库剪纸与踏虎凿花在生产过程中面对的购买群体是有所区别的。处于小范围流通的禾库剪纸所服务的均为禾库、腊尔山等台地“生苗”区的苗族女性,而踏虎凿花则在长期的花样销售实践中兼及服务苗、汉地区,更形成了以姓氏和姓氏支系各自负责的销售区域。以踏虎为中心,大致往西面销往凤凰禾库、腊尔山、两林、柳薄和花垣雅酉等传统高山台地的“生苗”区,南、北面销往吉首、麻阳等“熟苗”区,东面则销往泸溪浦市、武溪和辰溪县、沅陵县等汉族地区(图6)。

禾库剪纸与踏虎凿花所服务对象的区别,不仅导致二者出现不同的花样品种,在具体花样的题材内容和表现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龙纹是汉族典型的传统纹样之一,也是苗族艺术中常见的表现题材。二者存在明显的差异,从凿花艺人龚紫芳凿制帽顶花的龙纹(图7)和剪纸艺人吴香英铰制衣边花的龙纹(图8)便可见一斑。龚紫芳的龙纹以侧面表现,沿袭了汉族龙纹的基本表现程式,而吴香英的龙纹则以正面示人,并将其置于寻常可见的花草、波浪之中,显现其更加纯朴稚拙的艺术本性。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踏虎凿花的服务对象兼有汉苗两地妇女,因此在相关图案和表现风格上,以汉字诉说吉祥追求的装饰手法比比皆是,汉字与蝴蝶、花草等苗族经典图案融于一体的组合纹样也大量流传。踏虎凿花老艺人黄生堂凿制的“福禄寿喜”等汉字纹枕头花(图9),便是其中典型的例证之一。

结语

从禾库剪纸与踏虎凿花的文化渊源来看,为女红文化服务的属性使得二者统一于湘西剪纸工艺文化圈。另一方面,从踏虎凿花对剪纸技艺的改进和运用上来看,在某种程度上彰显了民间艺人在从事技艺的创作和运用时对不同文化营养的吸收,而禾库剪纸在受到踏虎凿花影响的同时,不仅对凿花及其技艺的发展也产生了相对应的启发,对踏虎凿花原生形态的研究还有着活体标本的价值。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ixj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