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李修建:新中国美学六十年:回顾与展望——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综述

[日期:2010-12-08] 来源:作者惠赐  作者:李修建 [字体: ]

新中国美学六十年:回顾与展望

——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综述

中国艺术研究院 李修建

2009年8月14日至17日,由中华美学会和鲁迅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在沈阳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60余名学者参与了此次会议。会议围绕新中国六十年以来的美学研究状况,美学学科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与策略,艺术产业化的问题,美学与文化多样性等问题展开。

一、 美学发展与学科建设

1. 新中国六十年美学研究回顾

今年适逢建国六十周年,与新中国的命运类似,美学学科在这六十年里也经历了几次大的转型,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同时也面临许多问题。对六十年来的美学研究进行回顾与反思是本次会议的一大主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刘悦笛副研究员梳理了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西美学史的研究进展,并提炼出了30年中的八个学术热点,分别是:“共同美”论争、解读“手稿热”、“主体性”问题及其大讨论、对“实践美学”的广泛认同、“实践与后实践”之争、“审美文化”研究与“大众文化”批判、“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新思路、“日常生活审美化”与“艺术终结”难题。他进一步指出了尚待解决的四个问题:其一,美学原理的建构如何走出“实践—后实践模式”;其二,西方美学史研究如何补上“分析美学史”的缺失;其三,中国美学史研究如何寻求到“新的写作范式”;其四,美学如何直面“生活和艺术”的问题加以解答。

鲁迅美术学院的张伟教授将新中国六十年的美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划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50年代美学大讨论的出发点是认识论的路线,它开创了当代中国美学的新格局;80年代为实践论美学,它突破了认识论美学重物不重人和二元对立思维的局限;90年代直至当代为本体论美学。他提出本体论美学应当成为当代中国美学的新视野。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实践美学一直是当代中国美学的主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徐碧辉研究员以李泽厚的实践美学为例,论述了新中国六十年以来实践美学的产生及其发展的过程。她分析了80年代实践美学的四个关键词:实践、主体性、自然的人化和积淀,介绍了90年代以来实践美学的两个重要概念:人的自然化和情本体。并提出了实践美学存在的问题,如思维方式的二元论、自然人化的“度”、双重(多重)本体等。

西北大学的谷鹏飞副教授分析了中国美学所产生的复杂性,它既受制于中国传统社会的现代转型,又受制于西方美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影响。他梳理了中国美学在20世纪的发展进程,认为21世纪的美学建设在方向上就不能是单一的“反传统”或“回归传统”,而要考虑到诸多制约因素。

2.当代美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出路

对于当代中国美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会学者多有论述。北京大学的阎国忠教授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当代中国美学所缺少的四个维度:第一,缺少藉以与现实对话的话语,缺少批判的否定的精神;第二,缺少对人的整体的把握,缺少爱的维度;第三,缺少形而上的追问,缺少相应的信仰的支撑;第四,缺少可以作为依恃的与时代,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与审美和艺术发展的总体趋向相适应的完整的哲学。来自洛杉矶基督教与美学研究中心的夏训智教授提到,美感直觉性的来源主要是“灵性”,他认为在今后中国美学建设与发展中,对灵性的思考是一个需要面对的话题。中国人民大学的张法教授立足现实,指出了当代美学研究所面临的四个问题:其一,在美学史的写作中,是理论在先还是资料在先;其二,中国的学科体系对美学研究的影响;其三,面对西方的学术资源,如何书写本土化的美学原理;其四,中国当代审美理论与现实的关联不够。

中国社科院的高建平在梳理了中国美学六十年来的发展轨迹以及20世纪西方美学的三次转向之后,提出新的做美学的方式,他认为,首先要克服诸如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这样的伪问题,其次美学家要有“介入”态度,美学要介入到艺术与日常生活之中,参与到世界的改造和社会的发展之中。天水师范学院的郭昭第认为美学学科边缘化的深层原因应该归咎于西方二元论文化传统,他认为,要使美学真正走出困惑,其根本出路在于整合西方、中国和印度美学的理论资源,关注自我、社会和自然等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实现从趣味美学、知识美学向智慧美学的转型。

西北师范大学的王建疆批评了当代美学领域出现的将美学泛化的“美学的美学”与盲目创新的“主义的美学”, 旗帜鲜明地提出“形态的美学”。他认为当代的中国美学研究与中国传统和中国现实严重脱节,而“形态的美学”立足于文化多样性,具有民族审美传统的识别标志,植根于审美实践和审美历史的丰厚土壤,是有根有源的美学,构成了未来中国美学的发展方向。

鲁迅美术学院的潇牧教授认为,文化间性理论超越了文化多样性与文化进化论的对立,可以供我们在建设中国美学的过程中作为思考的起点,他提出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美学的进一步发展是与中国现代文化发展对全球化的回应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中国美学的发展要以中国文化生态建设为根基。

中国人民大学的袁济喜教授认为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有着很大的差异,中国美学以求真向善致美为宗旨,最高境界是一种审美境界,而西方美学则重在知识建构。基于此,他提出建构中国当代美学应该从中国美学的学术智慧中寻找启迪。河北大学的宋薇副教授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她指出,与西方传统美学注重感性的精神不同,中国传统美学的最大特点是注重内在生命的体验,因此研究中国美学要“因其固然”,要按照中国美学内在的肌理,去找出中国美学的内在逻辑和自身话语的特点。

对于中国美学的研究,还有一些学者走的是科学化的路线。上海交通大学的汪济生教授自陈他的学术探索是循着一条贴近实证科学、经验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路径前行的。他提出建构能够直面经验、介入实践、前瞻未来的美学。吉林大学的李志宏教授持有类似观点,他认为美学研究应该将人文社会科学方法与自然科学方法相结合,依据实证科学材料对经典美学研究中的困惑做出合理解答。西南大学的赵伶俐教授专注于审美认知的研究,审美认知是美学与认知心理学交叉综合一个领域,她论述了审美认知研究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认为审美认知的研究为美学与多学科领域的深度结合与应用拓展提供了重要范式,为当代和未来美学发展带来了新思路、新方法和崭新前景。

3.文艺美学的学科建设

文艺美学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个学科概念。华南师范大学的柯汉琳教授简要回顾了文艺美学的学科发展史,探讨了文艺美学学科合法性的问题。他指出,文艺美学要想成为一门独立学科,需要确立其学科性质、学科归属以及研究范围和学科体系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

首都师范大学的王德胜从两个方面对文艺美学近三十年来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其一,文艺美学在出现之始即承载了学术思维与理论建构“双重变革”的艰巨任务,亦即突破五六十年代以来美学研究的“政治化”倾向,学术研究直接指向文学艺术本身;拓展美学的学科发展空间,对各种文学艺术现象进行具体的审美研究。其二,文化视野的获得与确立,导致文艺美学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发生“集体转向”。美学研究成为通过文化的省思展开价值批评的人文思想体系。

安徽大学中文系的吴家荣教授认为,文艺美学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热起,到九十年代因定位归属的问题而遭致一定程度的冷遇,如今它应在新的审美文化转型中获得新生。新生的途径在于:一要摆脱精英主义的传统思路,积极介入日常生活审美化所形成的文化大潮中;二要通过有效地批判性阐释,引导大众产生更高的审美需求;三要积极引入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更好地解释审美和艺术的现实问题。

当代艺术的商业化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西南大学的邱正伦教授针对艺术美学的精神本体被物质现实严重遮蔽的状况,提出了新人本主义美学的主张。作者论述了新人本主义艺术美学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并提出了相应的美学建构策略。

二、美学基本原理研究

1.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

自李泽厚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实践美学以来,尽管发展至今已面临着诸多理论上的困境,但它在当代美学理论中仍然具有主流的地位,体现出了顽强的学术生命力。当代美学学人中不乏沿着实践美学的理路进行理论创新者。复旦大学的朱立元教授通过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重读,认为马克思的思想中具有存在论的维度,他主张从实践存在论出发建构美学理论。在他看来,实践原本是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来理解的人生实践,应从存在论角度理解和阐释实践。因此,实践美学应以实践论与存在论的结合作为哲学基础,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 他所提出的“实践存在论美学”包括三大基本思想:美是生成的而不是现成的;审美活动是一种基本的人生实践;审美是一种高级的人生境界。辽宁大学的杨恩寰教授实践与审美活动的关系,他提出,实践是一种生产活动,艺术与审美都是一种生产,是一种造型的过程。

众所周知,实践美学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即遭到质疑与批判,出现了诸多后实践美学派别。厦门大学的杨春时教授在此次会议上重申了他提出的主体间性美学。他认为实践美学是一种主体性美学,而审美是人与世界的主体间性关系,只有变主体性为主体间性,才能解决审美的本质问题。在此次会议上他进一步提出了超越后现代美学,继承和发展现代美学成果,建立“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美学”的主张。自主体间性美学提出以来,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争议。泉州师范学院的戴冠青教授对主体间性美学的理论特征,主体间性美学理论在美学界的影响,以及主体间性美学对中国当代美学发展的意义进行了论述与分析。她认为主体间性美学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主体性美学的理论缺陷,解决了前实践美学没法解决的一些问题,促进了美学理论建构的创新和完善。同时,它还需要不断发展与完善,如能进一步汲取中国古典美学的理论资源,会对中国当代美学理论的发展产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审美理论研究

美学基本原理是美学研究中的一大难点,很多学者在此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贵州大学的封孝伦教授认为审美活动的逻辑起点是生命。中国传媒大学的张晶教授提出了“审美构形”的命题,他指出,构形的生成物不是一个理念性的思想,而是一个创造性的表象。构形的过程是将本来散在的、变幻不居的想象之物聚集于稳定的、具有新质的构形之中。他认为情感对于构形来说有着重要的动力作用,构形也是表现情感最为根本的艺术途径。中国计量学院的张云鹏提出“感性”是审美对象的存在形态。他沿着现象学的思路,指出审美感性不是审美对象依存性的属性,而是具有独立自主性的对象本身。“感性”在艺术作品的物质材料与知觉主体的肉体之间以呈现的方式生成了具有独立自主性的自身,成为审美对象。沈阳师范大学的孙殿玲副教授强调审美和艺术创造都是一个过程,她认为,对过程的强调有助于提高艺术活动及其作品的质量;过程能够催生创造艺术美的灵感和内容;过程能够满足现代审美需要。

山东师范大学的杨光博士通过对现代性概念的时间意识的分析,提出了中国美学研究中的当代意识问题。当代体验是人们对所处环境的切身感受。这种感受从时间维度上是对“现在”的体验。在他看来,用微观社会学的方法将蕴含于当代中国的审美思潮、日常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的时空意识和当代体验揭示出来,对于转型期的中国美学建设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任务。

美育是美学的研究对象之一。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杨平副教授对李泽厚所提出的“审美代宗教”说进行了研究,他认为蔡元培的“美育代宗教”说作为一种文化策略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得到同时代学者的回应,然而从理论的角度看,它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阐释与论证,显示出了理论上的局限。而李泽厚的“审美代宗教” 的观点作为一种当代回应,揭示出了其所根源的文化传统,从而呈现出了新的意义与新的限度。北京语言大学的韩德民教授探讨了校园美育的问题,他提出,从教育实践层面上看,重视审美陶冶功能的理念,对于高校校园物态环境的优化能够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在他看来,对于美育功能的重新认识和讨论,也是推动20世纪90年代之后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化的一个动力。

3.“美”与“美学”的概念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的马正平教授对“美”字“六书”及其“本义”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与评析,他将百年来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分成了四派九种观点并逐一进行评析,他认为几乎没有一种观点能够真正阐释“美”字之本义。这一结论实际上体现了美的语义的丰富性。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史红分析了“美”的语义的模糊性。她认为“美”的语义在表达性状、范围、程度等意义时具有不确定性,她提出了“美”的语义模糊模型以及定量方法,亦即通过“美”的模糊集的等级真值来处理美的模糊特征,在她看来,这为不确定的“美”概念提供了一种恰当的处理方法。

汉语“美学”是一个外来语,黄兴涛、刘悦笛等学者撰文对“美学”概念的传入进行过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的王确教授通过对相关史料的细致爬梳,进一步展示了在“美学”概念得到确立之前的多种译法,为我们理解美学的传入过程提供了资料支持。

4.美学热点问题研究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是近年来美学理论中的一个热点话题。山东大学的曾繁仁教授提出生态美学的产生对于当代美学具有崭新的革命意义,它在哲学基础、美学对象、自然审美、审美属性、美学范式和中国传统美学地位等六个方面实现了突破。山东大学的程相占副教授也认为环境美学和生态美学构成了对传统美学的挑战,它们将人与万物之间的主体间性问题摆在了摆在了学人面前。他提出,真正合理而富有深度的美学观是综合感性学、诗性智慧学说和审美活动论三者的“感性智慧活动论”,只有它能够回应和解决生态美学必须面对的人与万物之间的主体间性问题,从而为构建生态美学奠定稳固的理论基础。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近年来美学研究中的另一热点。《辽宁大学学报》编辑部的康艳博士对当代美学中所广泛讨论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进行了评述,她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仍是审美现代性的一个表征,尽管它在某种意义上是消费文化的伴生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以审美化掩盖了现实日常生活中物化的真相,但由于审美会向着审美感性与审美理性相融的趋势发展,因此它最终将成为对抗物化的革命力量。

三、中西美学研究

1.中国美学研究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中国美学史的著作大量行世,中国美学史的写作是本次会议的一个话题。辽宁大学的王向峰教授简要梳理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美学史的研究成果,他提出了中国美学史的书写需要具备几个先决条件,比如,需要具有综合性的历史视域,其中以代表人物、重点论著、学派系统、核心范畴等为论述主要内容;中国古代美学史具有独特的理论样态,主要是以文艺美学的分类形态存在着,并多属经验实证和评点式的表现方式,与西方美学史表现内容具有很大不同。徐州师范大学的朱存明教授将中国美学史的写法分成两种类型:一为理论型的,如李泽厚、刘纲纪的《中国美学史》;一为经验型的,如陈炎主编的《中国审美文化史》和许明主编的《华夏审美风尚史》。结合自身对汉画像砖的研究,他指出研究中国美学史需要特别注意考古学和古文字学的成果,并认为中国美学史研究存在一些盲点,需要确立新的美学史观,重新界定研究对象和领域,实现美学思想和审美形态在总体上的整合。上海财经大学的祁志祥教授认为新时期的中国美学史写作存在诸多不足,表现为美学观念与美学史著述的脱节甚至矛盾,具象描述淹没理论思辨,缺少足够的哲学深度等。他以自己撰写的中国美学史为例,提出重写中国美学史就应以创新的观念和路径努力克服这些不足。他认为“中国古代美学精神”是一个以味为美、以意为美、以道为美、以文为美构成的互补系统。

近几年中国古典美学的研究成果斐然。河北大学的刘桂荣教授对十年来的中国古典美学研究成果进行了统计,统计表明,十年间国内出版著作422部。在对这些著作进行分类梳理之后,她认为十年间的中国古典美学研究存在如下问题:其一是整体性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欠缺;其二是思维理路的误导;其三是整体的弱势状态及其研究的不均衡性。基于此,她提出未来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中应注意这样三个方面:其一是突破西方美学的框架体系;其二是开显中国古典美学的生命精神;其三是进行审美现代性的观照。

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现代时期。杭州师范大学的金雅教授对由王国维、梁启超、蔡元培等人开启的中国现代美学的精神传统进行了剖析,她指出中国现代美学具有突出的人生精神、内在的诗性情怀和强烈的文化批判意识,并认为中国现代美学以直面现实中人的生存及其意义为核心所形成的一些重要特征和品格,对于中国美学的建设具有重要而独特的意义。

除了对中国美学史的整体性研究,还有多篇专题性研究需要提及。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李修建博士对三十年来的魏晋美学研究进行了评述,安徽皖西学院的王德兵博士论述了六十年来的李渔戏曲美学的研究状况。他们在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同时,也指出了研究中的不足以及尚待开掘之处。

中国美学中有大量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意蕴与审美趣味的审美范畴,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的黄南南教授提出了较少受到学术界注意的“惆怅”这一审美范畴,对其定义及内涵进行了论述,并分析了“惆怅”这一审美范畴形成的原因。南开大学的吴琼将唐代王维诗文中所体现出的“默语”作为一个审美范畴提了出来,分析了“默语”的意象表现以及精神内涵,并从唐代历史背景和文化观念上探究了王维“默语”意境的成因。东南大学的长北教授研究了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象”以及由其衍生出的“气象”、“意象”等审美范畴,并结合具体的艺术门类,展现了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大象之美。

四川外语学院的王毅教授认为“美善合一是儒家美学或中国美学的特点”不是中国美学基石,他提出古今西方都有“美善合一”的论述,“美善合一”的“美”是伦理学概念而非美学概念等观点加以论证。南京大学的李昌舒副教授论述了魏晋至中晚唐时期出处思想的演变及其审美意蕴。安徽大学的宛小平教授研究了被美学界忽略的金岳霖《知识论》中的美学思想,涉及意象、意境、情感、美感、小说的真与逻辑的真等内容。

此外,鲁迅美术学院的谢兴伟老师分析了北宋韩拙《山水纯全集》中的绘画美学思想,韩拙深受北宋理学思想影响,以“理”论画,他从绘画之理、笔墨之理和观画之理三个方面系统地讨论了韩拙的绘画美学思想。浙江海宁张宗祥书画院院长王学海探讨了现代书法家张宗祥的书法美学思想,认为其书法美学的关键词是“笔力”、“忌俗”、“气满”,并对张宗祥的《论书绝句》一书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2. 西方美学研究

西方美学史的写作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北京大学的章启群教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他指出西方美学史写作应该把握好其中的学术性与科学性,美学史不是一种简单的美学史料的编纂、描述史,一部成熟的美学史著应该表现出一个当代学者与历史上美学思想家的对话,其所涉及的中心问题是美对于人类生活和人类历史的价值和意义。他还特别强调了研究西方美学所必备的几个条件:精通几门外语并熟悉二十世纪西方哲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王柯平教授指出了西方美学研究中可能的存在的疏漏,如:美学核心术语流变的历史原因与理论意义何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美学理论与艺术批评相对脱节;中世纪美学研究多年稀缺;新康德主义的哲学与美学研究未受重视等。

鲁迅美术学院的杨波博士分析了海德格尔的存在美学思想,他着重以存在为基本视角,透视海德尔美学思想的基本精神和诗性意味,涉及到了艺术、真理、语言和技术等问题。他指出,海德尔在上述的任何领域的思都带有自己的特质:思存在,其视角、思路、范畴、方法较之近代以降的传统哲学都有了重大的跃进。 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张颖博士对国内梅洛-庞蒂美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她通过对梅洛-庞蒂著作的整体把握,指出目前国内的梅洛-庞蒂美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她认为国内的研究可以分为三条路径:一是对梅洛-庞蒂有关身体、肉身现象学与现象学之关系的研究;二是对梅洛-庞蒂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社会、历史批判的研究;三是对梅洛-庞蒂美学理论思想及跨学科理论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高艳萍博士研究了法国哲学家巴什拉的物质想象理论,她试图通过巴什拉分布在多个文本中的理论言说及批评实践,对物质想象理论做出某种梳理和阐释,且从中拈出“深处”这一潜隐的概念来。

费瑟斯通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是国内学人在讨论这一问题时经常引用的一个资源。复旦大学的陆扬教授研究了费瑟斯通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他指出费瑟斯通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具有三个层面:其一是先锋艺术运动带来的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消弭;其二是唯美主义思潮促使生活向艺术逆向转化;其三是指深深渗透入当代社会日常生活结构中的符号和图像,这一点最为重要。陆扬强调,费瑟斯通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已经出现于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城市化过程中,费氏是以上世纪90年代代表“新上层阶级”的“布波族”(bobos)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主角,与国内学者所理解的作为大众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有所区别。

四、审美文化研究

1.文化产业研究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国内对发展文化产业表现出了空前的重视,文化产业研究随之成为近年来方兴未艾的一个领域。本次大会有多篇文章涉及。中国人民大学的王旭晓教授指出,审美文化产业的崛起表明消费审美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表明审美经济在现代社会的重要地位。消费审美化是美学研究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也是美学在经济领域中发挥作用的重要契机。美学研究的眼光不应只停留在艺术中,而应该走向更广泛的领域,走向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浙江大学的潘立勇教授提出了构建当代中国休闲美学的主张,他认为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理论深度和系统性不够,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的内在结合不够。要深入地研究这个世纪性课题,应从理论和思辨、历史和境界、体验和产业、量化和实证多方面切入与展开。

中国传媒大学的范周教授梳理了审美经济的研究状况,分析了审美经济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怎样实现审美经济的突破进行了探索。他指出审美经济具有实用与审美相结合、产品与体验相结合的特点。在他看来,要实现审美经济的突破,需要在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体验式文化消费的引导和艺术品的经济转化等方面下功夫。

鲁迅美术学院的孟庆耘副教授对艺术市场的管理特征进行了研究,他指出,艺术市场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市场,对艺术市场的管理要有别于一般的商品市场管理。艺术市场具有调和艺术品审美与商品价值的矛盾、优化艺术作品、整合艺术市场资源等特征。对艺术市场管理特征的探索是为了更好地规范艺术市场的营销,更好地促进艺术市场的发展。

有的学者以具体的个案为例解读当代的文化产业。鲁迅美术学院的杨慧副教授从创意人才的培养,到动漫、会展、休闲等几个方面,展示了沈阳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广西民族学院的李启军教授以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为例,分析了其中隐含的文化策略。广西艺术学院的简圣宇博士从当下的房地产广告入手,解析了其中所透射出的“审美威慑”,他认为资本逻辑曲折地把“日常生活审美化”转化为一种展示自己对于社会世界的支配能力。

2.大众传媒与美学研究

从传媒的角度说,后现代可以视之为网络时代。网络时代出现了许多新兴的艺术与审美现象,这些现象值得我们进行研究。北京电影学院的朱青君教授对多媒体艺术的表现形态、审美特征进行了论述。重庆邮电大学的李益教授分析了网络艺术的审美特性,他认为网络艺术呈现出非二元对立的虚拟审美主体形态、网络审美的大众化和平俗化、艺术风格的自由夸张和感性张扬以及更广泛自由的干预与教化功能等特点,体现了网络艺术审美特性的丰富和延展。

大连大学的李倍雷教授分析了大众传媒背景下的审美教育问题。在他看来,大众传媒背景下出现了各种显性与隐性的“丑”,探讨大众传媒背景下的审美教育,首先要剖析“丑”的生成原因并挖掘出“丑”与“审丑”的关系和区别,其次要确立审美教育“易感人群”,对当下大众传媒背景下审美接受者的主体作出界定,最后要从大众传媒的放送者角度提出建设性意见,从而优化大众传媒背景下的审美形态。

3.影视美学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的史可扬教授分析了中国电影美学的成就与问题,他指出中国电影美学仍然处于草创期,一些前提性问题尚待廓清。他认为电影美学是以美学为基础,以对电影做审美哲学、审美心理学和审美社会学分析为基本内容原则,遵循用理想和超越精神审视电影艺术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北京师范大学的周星教授论述了新中国电影60年美学形态的演变,他认为从前30年到后30年,新中国电影经历了从单纯单一到繁复错综的审美嬗变。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的耿文婷副教授从文化美学的视角探索晚会与观众需求的最深层关系,她的研究表明电视晚会能够通过影像传播的模拟现实手法,使民众在想象中回归到属于人类本根性需求的群体生活体验中,体味唯有在群体中才能得以满足的归属感与亲和情结。在此基础上,她提出电视晚会要善于从文化美学的宏阔视野寻求创意发展的新空间。

总起来看,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取得了预期的成功。会议围绕新中国美学六十年来的研究,涉及到了美学研究的各个方面。既有对中西美学研究所进行的历史性梳理,又有对美学基本原理所进行的理论性探索;既有对实践美学等经典问题的反思,又有对生态美学等热点问题的讨论;既有对美的本质的纯粹抽象的研究,又有对文化产业等关联现实的思考。会议达成了一系列共识,如对中国美学的发展需要有机的吸收中国古典美学的资源,当下的美学研究需要对介入现实,关怀现实中的美学问题等等,相信这些观点会有效地促进今后中国美学的发展。

注:本文发表于《美学》2010年第3卷,南京出版社2010年版。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ixj | 阅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