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rss订阅 手机访问 
文化随笔
今天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新书发布的重要时刻,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场合,让我作为作者的代表来发言,我感到非常地荣幸!这一套书115种煌煌之作,是在王文章院长的领导和主编下,以及全体作者和出版社的全体编辑的共同努力下出现的,这是一个很大的成就。
日期:08/26/2016 12:51:03 作者: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
日期:03/09/2015 09:49:08 作者:李修建
远在南宁的老友过伟老兄频频驰书,命我写一篇学术自述,我一直不敢从命。蓦然回首,真有一种日月如梭、历史无情、生命短暂、人生如梦之慨!原来到了可以和应该回顾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和学术事业的年纪了!
日期:03/09/2014 15:18:55 作者:刘锡诚
多年前,我刚开始生态批评研究的时候,就听见过有人对生态主义者的讥讽:假如在原始森林里迎面碰上一只饥饿的老虎,你是选择猎枪应对,还是无私地奉献你的身体供它充饥? 这个刁钻的问题困扰过我:果真如此,自己会做什么样的选择?当然假设终究是假设,
日期:12/06/2013 11:27:28 作者:刘蓓
《告别梵高》校译后记 1972年,英国BBC电视台拍摄了纪录片《荷兰人文森特》,其中有如是断语:“在西方,就如何看待身边的世界而论,几乎无人不受文森特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有机会,就要对他进行颂扬。”自梵高1890年自杀弃世以来,有关梵高的论著可谓汗牛充栋。卡罗尔·华莱士女士这部&ldq...
日期:11/28/2013 13:08:52 作者:李修建
最近火了的一部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它勾起了国人对饮食文化中的民族记忆。这种舌尖上的美食控源自于对不同地域文化的乡愁,也是中国文化深层结构中的乡土集体记忆。在非虚构的散文写作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对乡土社会的表述。也...
日期:09/23/2013 19:17:01 作者:李安乐
编者按: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曾于20世纪40年代第一次踏上美国国土,写下了“初访美国”等一系列有关美国印象的文章。时隔60多年之后,费孝通的学生、人类学学者方李莉,旅居美国一年后写下了系列访美手记。当年费先生到美国,美国的现代化、人文化的地理和充满着创造力的美国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日期:04/19/2012 11:10:13 作者:方李莉
道不尽的春节 刘锡诚 《 人民日报 》( 2012年01月26日 04 版)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大的一个节日。与西方国家的宗教节日不同,春节是在农耕文明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岁时节日。《尚书·大传》说:“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lsquo...
日期:02/03/2012 10:53:28 作者:
11月份在玉溪开艺术人类学会议时,玉溪师范学院的额瑜婷老师送给我一本书,名为《扇舞哀牢:云南元江县羊街乡哈尼族棕扇舞文化历史变迁》(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6月第1版),是她的硕士论文。在目下高歌猛进的学术生产中,硕士论文的写作大多逸笔草草,简率从事,
日期:12/27/2011 15:18:46 作者:
首先,我不是艺术人类学科班出身,顶多算是一个对民俗艺术多少有点观察的人。不过,民俗艺术与人类学对艺术的界定相契合,两者关注的艺术,其范畴都是那些原始的、原住民的艺术类别,在整体上显现出艺术的民间性、集体性和模式化特点。所以艺术民俗学与艺术人类学,事实上学科间的交叉性是比较明显的。读过一些人类学...
日期:12/01/2011 21:20:12 作者:
一、所要思考的问题 最近在一些报刊杂志上有学者提出:中国是否需要一次文艺复兴?我认为毫无疑问,我们需要。但需要一次什么样的文艺复兴,而且通过文艺复兴我们能为世界贡献什么?这才是最核心的。 有人把它和大国崛起联系在一起,有人则把它和人本主义、人性的解放结合在一起。但我认为这都不是最重要的。...
日期:06/21/2011 16:41:15 作者:方李莉
(图片注:左一:李欧梵 中间:白先勇 右一:乔建) 白先勇:讲到文艺复兴,再不复兴,就该恢复不起来了。 乔健:我们确实有这个需要来做。有过两次讨论异文化,这次归到主流中去,从文学到21世纪,“情”好像不在了,我们怎么样能把“情”恢复起来,我们中华文艺复兴,没有“情&rdq...
日期:06/21/2011 12:26:13 作者:
传为陶渊明所撰的《搜神后记》中,有一条唤作“武昌山毛人”:晋孝武帝世,宣城人秦精,尝入武昌山中采茗。忽见一人,身长一丈,通体皆毛,从山北来。精见之,大怖,自谓必死。毛人径牵其臂,将至山曲,示以大丛茗处,放之便去。精因留采。须臾复来,乃探怀中橘二十枚与精,甘美异常。精甚怖,负茗急归。秦精所碰到的是一个野人。这...
日期:06/15/2011 10:03:08 作者:李修建
本来以为日本的灾难已经快过去了,但现在看来不但没有过去,未来的前途更未卜。不仅是日本的许多火山都处于活跃期,说不定什么时候还有地震的可能。而是这次地震和海啸带给人类的后遗征会是什么样的,真是谁也说不清楚。昨天在网上看到,日本地震以后,大量倒坍的房屋和尸体都成为垃圾,漂流在太平洋中,一年之后可能会...
日期:04/15/2011 09:49:50 作者:
  • 1/2
  • 1
  • 2
  • »